陈学忠老师运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盗汗一例
作者介绍:王丽红,女,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室双流区中医医院师承班学员,四川成都双流区610200,邮箱:285434294@qq.com/
指导老师:罗兴民,男,副主任中医师,双流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邮箱:714613597@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行诊刮术后出现潮热、盗汗,陈学忠老师给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桂枝龙骨牡蛎汤 盗汗 陈学忠
病案:
患者严XX,女,43岁,2018年4月15日初诊。
主诉:盗汗1余月。
现病史:1余月前患者因月经淋漓不尽行诊刮术,术后开始出现潮热、盗汗,伴月经紊乱,睡眠欠佳,食欲可,大便稀溏,小便正常。刻诊:潮热、盗汗,舌胖大有齿痕,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盗汗
治法:调和营卫,固摄敛汗。
方药: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
桂枝15g 白芍25g 龙骨30g 牡蛎3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浮小麦100g 生姜3片
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18年4月24日,患者诉潮热、盗汗及睡眠均好转,头怕风,月经紊乱无明显好转,月经量少,大便稍稀溏,陈老在原方基础上加当归12g,6剂,水煎服。
三诊:2018年5月15日,患者诉潮热、盗汗已痊愈,大便恢复正常,睡眠好,月经紊乱稍好转,陈老给予更方为丹栀逍遥散加减调理月经。
讨论: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的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根据汗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五种。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者为盗汗。治疗汗证当以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泻之、热者清之、寒者热之为原则。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补血养心、滋阴降火、清泄里热、清热化湿、益气回阳固脱为主要治法,可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以龙骨、牡蛎、浮小麦等固摄敛汗之品。该患者为盗汗,陈老考虑患者因诊刮术后出现潮热、盗汗,怕风,结合舌胖大有齿痕,舌质暗淡,脉细弱,属虚证,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故治疗给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调和营卫,固摄敛汗。
桂枝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方中桂枝调和营卫,通阳化气,芍药敛阴止汗,炙甘草、生姜、大枣都是调和之用,龙骨、牡蛎潜镇摄纳。陈老抓住患者病因为月经淋漓不尽行诊刮术后,考虑有亡血失精之本,故处以桂枝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加大剂浮小麦益气除热止汗。二诊患者汗证明显好转,怕风,月经紊乱、量少,故原方基础上加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患者三诊诉潮热、盗汗痊愈,大便恢复正常。
盗汗多属阴虚内热,时医多以滋阴清热为主,然气虚、阳虚、湿热等也间或有之,陈老善于抓住患者病因、病机,根据辨证处方而收到显著效果,告知我辈临证多变需洞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