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老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鼻渊医案一则
(1. 杜丹丹等: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德仁堂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传承班学员,四川成都 610000。2. 陈学忠( 通讯作者)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德仁堂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传承班指导老 师、四川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杜丹丹,女,陈学忠名医工作室医生助理,1697500455 @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潜阳封髓丹由扶阳派大家吴佩衡提出,为清代郑钦安所创封髓丹演变而来。陈学忠老师运用此方治疗鼻渊,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潜阳封髓丹 鼻渊 陈学忠
正文:
1、病案:
患者,陈×,女,31岁,2018年1月4日初诊。
主诉:流涕、鼻塞、鼻臭反复发作5年,复发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者每遇感冒则诱发鼻炎,鼻炎反复发作5年余,开始发作只是鼻塞流清涕,自己服鼻炎药后症状可缓解。近2年鼻炎发作出现鼻涕倒流,并且自己可闻及鼻内有臭味,自己服鼻炎药物已经不能控制症状。近半月鼻炎复发,患者因鼻塞难忍,自己服鼻炎药、抗过敏药物及清热药后,症状均未缓解,遂即来我科就诊。现症见:晨起鼻塞,鼻涕倒流,鼻涕量不多,颜色白中带黄,自己可闻及鼻中有臭味,口臭,咽喉有异物感,前额胀痛,长期怕冷,下午4-5点钟以后身体乏力,睡眠欠佳,食纳尚可,二便调,月经周期经常延后,经量少,色暗,无痛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淡偏瘀暗,苔白黄偏厚,脉弱。
既往史:慢性鼻炎5年,吸入性鼻炎2年;慢性咽炎8年。(鼻炎多因感冒诱发,自服鼻炎药,具体不详。<鼻炎初次发作至今患者未作任何检查>,咽炎亦是自服药物。)
诊断:鼻渊
证型:虚阳上浮
治法:温肾潜阳
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
附子60g (久煎) 干姜30g 肉桂10g 砂仁10g 后下
炒黄柏30g 炙龟板20g 炙甘草15g 龙骨30g
远志15g 石菖蒲15g 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18年1月8日,二诊:患者诉药后鼻中臭及口臭消失,鼻塞及前额胀较前均有改善,说话时偶有咳嗽,口中淡无味,睡眠浅,梦多,舌体胖大有齿印,舌质淡,苔白。药于前方基础上加桔梗,五味子止咳,具体用药如下:
附子90g (久煎) 干姜30g 肉桂10g 砂仁10g 后下
炒黄柏30g 炙龟板20g 炙甘草15g 龙骨30g
远志15g 石菖蒲15g 桔梗15g 五味子12g
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18年1月11日三诊:患者来时大悦,诉药后鼻子通气自如,咽中清爽许多,睡眠已恢复正常,前额胀痛明显改善,舌体胖大浅齿印,舌质淡红,薄白黄苔。药于前方基础上加白芷通窍止痛,继服 3剂巩固治疗。具体用药如下:
附子90g (久煎) 干姜30g 肉桂10g 砂仁10g 后下
炒黄柏30g 炙龟板20g 炙甘草15g 龙骨30g
远志15g 石菖蒲15g 桔梗15g 五味子12g
白芷20g 3剂,每日一剂,水煎,温服。
2、讨论: 鼻渊是以鼻流腥臭浊涕、量多不止、鼻塞、嗅觉丧失、头痛等为主症的鼻科疾患。重者称为“脑漏”。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气厥论》中就有本病的记载:“鼻渊者,浊涕流不止也。”《景岳金书》也说:“鼻为肺窍…若其为病……时流浊涕而或多臭气者,谓之鼻渊,又曰脑漏”。鼻渊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和副鼻窦炎。它是鼻窦黏膜的急慢性化脓性炎症,由于鼻窦开口细小,稍有狭窄和阻塞便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而发生感染,一旦感染,则往往累及邻近的鼻窦,所以统称为鼻窦炎,临床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若束得到适当治疗,反复发作,或患者体质虚弱,病情延误易转为慢性鼻窦炎。现代医学还指出本病的发生与感染和变态反应有关,其病理改变也是混合性的,具有化脓性炎症与变应性炎症同时存在的特征。这是造成本病的迁延难治的原因。
此案患者素日恶寒,晨起鼻塞,下午身体倦怠,素体偏弱,阳气生化无源,故阳气亏虚,但虚阳上浮,则表现为鼻中臭,口臭。虚阳上浮,阴不潜阳,则失眠,入睡困难。舌体略胖大,边有齿痕,舌淡偏瘀暗,苔白黄,脉弱系肾精亏虚,虚阳上浮之证的表现。综上所述,该患者辨病总属祖国医学之"鼻渊"范畴,证属"肾精亏虚 虚阳上浮证"。
故而予以潜阳封髓丹,吴佩衡老先生认为,潜阳封髓丹为温水潜阳的代表方,是将离位的先天乾之一阳重摄于水中,保证命门火深固秘藏于肾,以达到这 “阴平阳密”的最佳生理状态。方中附子温肾补命之火,干姜温中助扶阳之力,肉桂引火归元,砂仁纳气归肾,助运化,黄柏泻相火、坚阴气、调和水火,龟板敛阴潜阳,炙甘草,取其补中焦,补土以伏火之意。患者眠差加远志、石菖蒲宁心安神,龙骨镇静安神。
二诊患者鼻塞,鼻中臭及口臭等症状缓解,此乃辨证施治思路正确之故也。时有咳嗽,恶寒明显故前方附子加量至90g,桔梗,五味子治疗咳嗽。
三诊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加白芷通窍止痛,续服3剂巩固疗效。
此案患者为“鼻渊”治疗时根据症状辨证为虚阳上浮,且患者诸症支持,故陈老灵活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此案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老师辨证准确,药到病除,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本案遗憾之处在于患者未作鼻炎相关检查,未能明确的支持诊断,同时提醒我们后期临床注意补其不足。)
参考文献:1: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6期。
2:王秀,冯学功.潜阳封髓丹临床应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