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老师运用葛根汤加减治疗颈项僵痛医案一则
(1. 杜丹丹等: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德仁堂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传承班学员,四川成都 610000。2. 陈学忠( 通讯作者)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德仁堂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传承班指导老 师、四川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杜丹丹,女,陈学忠名医工作室医生助理,1697500455 @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葛根汤出自《伤寒论》。为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效。是风寒束表、太阳经输不利证的常用方剂。主治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痉病。陈老用其治疗项痹颈痛病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葛根汤 项痹 陈学忠
正文:
病案:
患者张××,女,64岁,2017年12月20日初诊。
主诉:颈项僵痛1月。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僵痛,左侧转动时疼痛明显加重,时有痛涉双肩,自发病以来,患者不愿做针灸推拿等治疗,自我调整未见病情缓解,遂慕名就诊于我科。现症见:患者颈项僵痛,做转头动作时疼痛明显,时有痛涉双肩,无手麻、头晕之症,恶寒,无汗,眠欠佳,二便可,舌体略胖有齿痕,舌淡偏暗,白苔,脉细弱。
既往史:类风湿10余年,现病情平稳,余病史无异常。
诊断:项痹 脉络淤阻证
治法:升津舒筋,通脉止痛
方药:葛根汤加减
葛根100g 桂枝30g 姜黄15g 鸡血藤50g
当归15g 川芎30g 炙乳香10g 炙没药10g
黄芪50g 细辛15g 羌活20g 赤芍15g
3剂,水煎,温服,1剂/天,3次/天。
2017年12月25日二诊:患者自诉服完上方后,自觉颈项僵痛较前明显缓解,现做转头动作时疼痛较前减轻,已无痛涉双肩之症,舌胖大边有浅齿痕,舌淡红,白苔,脉弱。考虑患者怕冷,故在前方基础上加温阳通络之药,用药如下:
葛根100g 桂枝30g 姜黄15g 鸡血藤50g
当归15g 川芎30g 炙乳香10g 炙没药10g
黄芪50g 细辛15g 羌活20g 赤芍15g
川牛膝30g 白附片30g(久煎) 生姜3片
3剂,水煎,温服,1剂/天,3次/天。
2017年12月28日三诊:患者诉药后颈项疼痛基本已愈,现颈项活动自如,仅左侧颈部筋时有疼痛,舌体略胖,浅齿印,苔白,脉缓弱。遂续前方3剂,巩固治疗。
2、讨论:此案患者为中老年女性,并有类风湿病史, 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热之邪往往相互为虐,方能成病。风为阳邪开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寒借此力内犯,风又借寒凝之积,使邪附病位,而成伤人致病之基。风、寒、湿、热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故初诊考虑用升津舒筋,通脉止痛之法治疗,用葛根汤主之,用药后疗效尚佳;而正气不足正气不足是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体虚腠理空疏,营卫不固,为感邪创造了条件,故《诸病源候论,风病·风湿痹候》说:“由血气虚,则受风湿”。 《济生方·痹》也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湿邪借风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而入侵筋骨肌肉,风寒又借湿邪之性,粘着、胶固于肢体而不去。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势缠绵。寒邪甚者,肃杀阳气,疼痛剧烈;湿邪甚者,粘着凝固,病变沉着不移;故而二诊用益气温阳,通络止痛之法,在前方基础上加白附片30g ,生姜3片,川牛膝30g.三诊时患者颈项疼痛基本已愈,嘱患者服前方3剂,巩固治疗。
此乃葛根汤治疗项痹的一典型案例,陈老医术精湛,诊断之准确,用药之精准,值得后生晚辈学习。
参考文献: 1.《伤寒论》第31条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2. 《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3. 《诸病源候论,风病·风湿痹候》说:“由血气虚,则受风湿”。
4.《济生方·痹》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