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用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口咽癌验案 1则

日期:2017-12-27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437

陈学忠教授运用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口咽癌验案 1

                          舒朝林 1,陈学忠 2△

 (1.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中医医院,四川大邑 6133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

 作者简介:舒朝林(1995),女,全国名中医陈学忠教授传承工作室大邑师承班学员,2232132073@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杨某,男,75岁,以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咳嗽、咯血1年余”就诊。中医诊断:喉喑;辨证气虚血瘀,治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开音。以会厌逐瘀汤加减治之。西医诊断:口咽癌;关键词:会厌逐瘀汤加减  喉喑    

病案:患者杨某,男,75岁,2017年 11月 17日初诊。

         患者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咳嗽、咯血1年余”来诊。1年余前始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逐渐加剧,吞咽障碍,吞咽时感咽喉部刺痛不适,时有咳嗽、咯血。于至四川省肿瘤医院就诊,发现"口腔包块",取口腔部包块行病理活检提示"口咽癌",行颈部CT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排除化疗相关禁忌症,行两个周期化疗,化疗方案(多西他赛105mg d1+顺铂30mgd1-3),化疗后患者出现Ⅲ度骨髓抑制,予升白细胞治疗后好转出院,患者未定期行复查及化疗。2017年06月患者为求手术治疗再次至四川省肿瘤医院就诊,行口咽部MRI检查示"左侧扁桃体区软组织肿块,累及邻近口咽壁、咽旁间隙及腭部左侧份,符合恶性肿瘤征象。双侧颈部及左下颌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行颌面及颈部CT示"左侧扁桃体窝占位,较前变化不明显,双侧颈部及颌下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坏死,较前稍明显,约C4椎体左份及邻近附件密度不均增高,较前新增,转移待排",经全院MDT讨论后建议患者行放化疗治疗。患者及家属考虑回当地行化疗,自动出院。2017年07月前患者至我院肿瘤科化疗,排除化疗相关禁忌证,予PT方案化疗(多西紫杉醇120mgd1+顺铂30mgd1-3,21天),患者自购"西妥昔单抗"行靶向治疗,患者未出现明显骨髓抑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形体消瘦,声音嘶哑,言语模糊,吞咽困难,害怕进食,疲倦乏力。

刻诊:神清精神差,疲倦乏力,面色萎黄,体型瘦弱,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时有咳嗽、咯血,以咯鲜红色痰中带血为主,舌体歪斜,略胖大,舌质暗红,薄白苔,脉滑,二便正常。

         中医辨病:喉喑

中医辨证:气虚血瘀

中医治法:益气养血,活血化瘀

方药:会厌逐瘀汤加减。

党参 30g     黄芪 50g     桃仁15g     红花   10g    

贝母   30g   山慈姑30g   桔梗  20g

 4剂,水煎取汁 500ml,一日三次,一次 100ml,饭后温服。

 2017年 11月 24日二诊,患者诉上述药服完后感咯血较前明显,晨起时先咯暗红色血块,其后咯鲜红色痰中带血,次数与服药前较频繁;于前方加炮姜 30g   炙甘草  20g温阳止血,续服4付。

 2017年12月01日三诊,患者精神可,声音嘶哑较前改善,可闻及轻微话语;仍诉咯血明显,于前方加仙鹤草60g 收敛止血,黄芪量加至80g以增强补气之功。续服4付。

 2017年12月08日四诊,入诊室时,神清精神可,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较前明显改善,言语较一诊时清晰,吞咽时感轻度刺痛,可进食半流质饮食,疲倦乏力较前好转,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舌脉:舌体歪斜,略胖大,舌质淡红可见瘀斑,薄白苔,脉滑;补充诉夜尿频,约3次/晚,解便延时。于前方加附片  30g 久煎   桂枝30g   茯苓  30g温阳利水,续服4付。

 按:喉喑,中医病名。是指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喉部疾病。西医学中喉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喉肌无力、声带麻痹、恶性肿瘤等可参考本病进行辩证施治。本病初期多为实证,临床辨证多属风寒、风热或肺热壅盛,肺气不宣;病久则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临床辨证多属肺肾阴虚、肺脾气虚或血瘀痰凝,喉窍失养。治疗上,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应注意配合化瘀排脓的运用。《灵枢·忧恚无言》:“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咽喉乃人体饮食,气息之要道 ,是周身经脉循行之要冲。咽司吞咽.喉行呼吸和发音,方寸之地,性命攸 关 .罹患疾病,害人非浅 .敌治疗咽部疾病应辨证 准 确 ,用药精当 然咽部疾病的发生,也不外六淫外感、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内外因 两 个方面 .或内外诸因干扰 脏腑 .致使脏腑功能 失涌 ,阴阳失和 ,气机不畅 ,血滞脉络 ,咽喉失利而为病。咽喉疾病的治 疗,众多医者大都从火,从痰论治或 一味地滋阴润燥 .但效果都不理想:陈老认为众医疗法不理想的原田.即是辨证不够全面,没有抓住瘀血阻络的病因病机。据此,陈老借鉴王清任活血化瘀学术思想 .选用会厌逐瘀汤加减,紧守方义加减治疗喉部疾病收效满意。久病血瘀痰凝;开阖不利,肺主气,其脉从气管上行通于声带、会厌。若肺经伏热循经上燕,热郁血络,结于声带,气血凝滞则声带变厚或发为包块,肺气上于喉声带而成声 ,若声带为结节所阻 .开台失灵.则致发音不畅而嘶哑,所谓“金瘀不鸣” 本例治用会厌逐瘀汤加减 ,重在逐瘀开音。加参以增强益气养血之功,诸药合用可使益气活血逐瘀。此病案中老年男性以“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咳嗽、咯血”疼痛为主要表现,舌苔脉象四诊合参,故辨病为喉音,辨证为气虚血瘀。

         会厌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主出痘五六天饮水即呛。原方为:

当归6g 生地12g、赤芍15g、桃仁10g、

红花10g、柴胡3g、枳壳3g、  甘草6g、

桔梗6g、 元参3g

此方系从血府逐瘀汤衍化而来。实即血府逐瘀汤去川芎,牛膝,加元参而成。因目的在于咽喉,故去川芎,以免过分发散,去牛膝,不再引血下行,另方面,使桔梗能载药上行。加元参以清肺家燥热,解毒消火,此药性凉多液,兼能清补肾经,益水滋木。全方起清热养阴、活血去瘀作用。陈老选方时以会厌逐瘀汤为主方,随症加减选用生晒参以大补元气、党参增强益气养血生津之效、丹参以活血祛瘀,凉血消肿之用,加以黄芪增强补气之效以助排脓;贝母止咳化痰,山慈姑消肿散结,桔梗能载药上行,以祛痰排脓,桃仁、红花以活血祛瘀,散瘀止痛;全方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排脓已达奇效,亦可见陈老选药之精。二诊三诊时,患者感咯血明显,先后加以炮姜 30g   炙甘草  20g温阳止血;仙鹤草60g 收敛止血;四诊时,上述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补充诉夜尿频,约3次/晚,解便延时。于前方加附片 30g 久煎 桂枝30g 茯苓  30g温阳利水;患者症状好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曾经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西医均感束手无策,可服用中药仅仅四诊,短短20余天,16付中药,便达到意想不到之奇效,深感中医功效神奇,赞誉陈老用药精奇。我辈再一次见识陈老扎实的中医基础及深厚的临床功底,准确辨证,精准用药,是吾辈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