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运用慢咽汤治疗慢性咽炎验案1则
赵桂蓉1 陈学忠2
(1、 作者简介:赵桂蓉,女,大邑县晋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大邑师承班学员:四川大邑611330;2、通讯作者:陈学忠, 四川省第二中医院,指导老师,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患者石某,男,40岁,以“咽干不适”就诊。中医诊断:慢性喉痹。辨证属阳虚血瘀。治以温阳活血。用慢咽汤治之。
关键词:慢咽汤;陈学忠
慢性咽炎为咽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起因多由于各种内外邪毒结于咽喉致经脉痹阻,气血不通继而出现咽部干燥、发痒、有微痛、灼热、异物感,自觉吞咽不利,如物梗阻为主要症状的咽喉疾病。笔者有幸见到陈学忠老师运用慢咽汤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现将医案总结如下:
石某,男,40岁,2017年12.01日初诊。
患者因感冒后出现“咽干不适”为主诉来诊。半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头晕,头痛,咳嗽、咳痰,流涕,大便干结。口服西药治疗后(具体用药不详),头痛、流涕,咳嗽、咳痰明显好转。始终自觉咽喉部干燥不适,有痰不易咯出,异物感明显。今寻求陈老诊治。
刻下证:神志清楚,声音清晰,舌体胖大浅齿痕,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沉细。
查体:无特殊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慢性喉痹(阳虚血瘀)
治法:温阳活血
选方:慢咽汤
用药:桂枝15g 细辛10g 干姜15g 当归12g
五味子15 g 西青果15g 桔梗20 炙甘草15g
6剂,每日1剂,
2017年12月8日,二诊:患者前来复诊诉咽喉部干燥不适明显好转,大便干结明显好转。陈老效不更方,具体用药如下:
桂枝15g 细辛10g 干姜15g 当归15g
五味子15 g 西青果15g 桔梗20 炙甘草15g 6剂,每日1剂
2017年12月15日 三诊:患者前来复诊诉无明显咽喉部不适,诉早晚稍有鼻塞症状,陈老在原方基础上加白芷30g散肺经风寒,宣通鼻窍,具体用药如下:
桂枝15g 细辛10g 干姜15g 当归15g
五味子15 g 西青果15g 桔梗20 白芷30g 炙甘草15g 6剂,每日一剂
讨论:慢性咽炎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此病中医称为“喉痹”。喉痹可分为急性喉痹和慢性喉痹。其中,急喉痹以实热证居多,其病因病机多是外邪热毒蕴结于咽喉或肺胃炽热复受风热,使肺胃之热循经上熏致。慢性喉痹,其病因病机多由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熏灼咽喉;情志不调,肝失条达,气壅上逆,郁结咽喉;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凝聚咽喉;火气痰交阻,久郁及血,瘀滞咽喉所致。 《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指出阴阳失调是导致喉痹发生的基础。该患者病久,日见咽干不适,大便干燥,源于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上焦阳气不足,脾失健运,故见咯痰,舌体胖大,浅齿痕,质暗,脉沉,故辨证为“阳虚血瘀”。治疗予以温阳活血的慢咽汤治之。慢咽汤以细辛,桂枝温化痰饮。当归辛温,五味子酸涩且敛肺生津。干姜,炙甘草辛甘化阳,温补上焦阳气,助脾温化。佐以桔梗、青果利咽,全方共奏温阳活血之功。慢咽汤乃陈学忠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以金匮桂苓五味姜辛汤合桔梗甘草汤为基础,变方化裁,去茯苓之淡渗,佐以青果、五味子、当归生津利咽活血,共奏温阳活血之功。方中桂枝温通散寒为君药,细辛、干姜辛温助阳通络;当归、五味子温润降逆、活血化瘀共为臣药;青果、桔梗解毒清利咽喉为佐药;炙甘草为使,既能温中健脾,又能调和诸药。其中取细辛辛散之性,助干姜温肺散寒之力;五味子温肾敛肺,与干姜、细辛相伍,一温一散一敛,使散不伤正,敛不留邪,肺、脾、肾三脏同调。桔梗、甘草取桔梗甘草汤伏火利咽之意。全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平补平泻,以扶正温通为主,补而不滞,又温润益阴、活血驱邪,攻不伤正,体现了“一阴一阳结”治疗时阴阳并治之意。看似简单几位药,效果如此神奇,让我深感陈老用药组方的严谨细致、融会贯通,更加激励和鞭策我努力学习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