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老师小陷胸汤运用一则

日期:2017-11-20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213

陈学忠老师小陷胸汤运用一则

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肖柯

摘要: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为太阳病变证小结胸证而设,现举陈老运用小陷胸汤治疗小结胸证一则。

关键词:小陷胸汤  结胸证  陈学忠

陈学忠老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疾病,今举陈老应用小陷胸汤验案一则,以飨读者。

1. 案例

刘某某,女,53岁,2017年8月8日初诊。

患者因“反复上腹胀不适5年余”就诊。患者自诉5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以上腹明显。时有漫至全腹,甚至迁延至后背,呈持续性。偶伴有下坠感、刺痛感。无明显恶心呕吐、冒酸打嗝不适。纳可,眠可,二便可。反复在当地中医院、人民医院以“胃病”治疗。因患者身体因素未做胃镜检查。病情无明显改善。经朋友介绍,就诊于陈老处。

刻诊见:体型中等,精神可,思维敏捷,声音洪亮,自觉胃脘部胀不适,无明显疼痛。生气时胸前胀,迁延至后背。无冒酸打嗝不适症状。舌体略胖舌质嫩红白苔脉弱。

中医辨病:小结胸证

中医辨证:痰热互结

中医治法:清热化痰,开胸散结

方药:小陷胸汤。

法半夏30g 瓜蒌仁30g 瓜蒌皮30g 黄连10g

6剂,水煎取汁500ml,一日三次,一次100ml.

2017年8月22日患者二诊,诉服药一剂即腹胀、下坠感明显改善,无冒酸打嗝不适。纳可,大便每天2次,偏稀,小便可,眠可。患者补充病史:冬天时口干,舌尖麻,双手发白,时有头晕乏力。查患者舌质嫩红舌苔薄白脉弱,上方加黄芪50g、川牛膝30g、石斛30g、远志30g、忍冬藤30g,继服6剂,扶正祛邪,活血通利关节。

2.讨论

结胸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有形之邪阻结胸膈脘腹而不局限于某一脏腑为主要病机,以胸脘硬满胀痛拒按为证候特点的病证。可出现于多种外感及内伤杂病中。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胆道系统疾患、慢性肝炎、结核性胸膜炎、支气管炎。在《伤寒论》中把结胸证分为:热实结胸和寒实结胸两大类。热实结胸中,又分大结胸和小结胸两大类,大结胸是邪热和水饮邪气相结于胸膈脘腹;小结胸证病势和缓,病位局限,仅仅是痰和热结于心下,病位比较局限,寒实结胸是寒邪和痰水结于胸膈脘腹的证候。

陷胸汤载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百五十二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陷胸汤方: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方中全瓜蒌甘寒,清热涤痰,宽胸散结,用时先煮,意在“以缓治上”;而通胸膈之痹。黄连苦寒泻热除痞,半夏辛温化痰散结,取辛开苦降之意。与瓜蒌相伍,润燥相得,是为清热化痰,散结开痞的常用组合。该患者以“上腹胀”为主症,疼痛不明显,胃部症状不突出。虽久病,但神可,声音洪亮,思维敏捷。中医虚实辨证当属实证无疑。单纯从舌质脉象上看辨证为结胸证(痰热互结)似乎欠妥。但陈老舍舌脉从症辨证,从患者疾病部位及症状,辨病辨证为小结胸证(痰热互结),仅四味药,患者效若桴鼓。陈老常常教导我们要“理论自信”。再次让我们见识了陈老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同时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重视理论基础,重视中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