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老师运用补中益气汤冶疗妇科出血临床经验选析
新都区中医医院周兴林 四川省第二中医院陈学忠
摘要:陈学忠老师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治疗妇科术后及产后出血不止,立竿见影,分享如下。
关键词:陈学忠 补中益气汤 妇科出血
例1:曾xx 女 40岁,2016年5月15日初诊
患者为本院职工,咨询台工作,工作较轻松,2016年3月本院常规妇科检查,液基细胞学提示宫颈原位癌,同年4月4日于华西妇儿医院住院,4月10出院,病检为鳞状上皮细胞癌。手术医生说,术后少量阴道出血,7到10天,都算正常,不用特别处理,但术后半月,1月,仍然阴道流血不止,越来越多,逐渐出现头晕乏力,懒言少语;身大热,大汗出,稍动则更甚,口渴多饮,胸闷心烦,心累气喘,少眠多梦,不能胜任工作。一周前,于本院某名中医处就诊,考虑气虚湿阻,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如下:炙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0g,苍术9g,升麻6g,茯苓10g,北柴胡6g,每日一付,共服了六付,症状毫无好转变化。刻下兼见:面赤,热烫,难受,饮食尚可,舌体胖大,有齿印,舌质淡红,舌苔稍厚腻,脉洪大,重按少力,面色潮红,身体皮肤温暖潮湿多汗,不畏寒怕冷,血常规,血色素提示:90。
诊断:术后出血
中医辨证分析:先天禀赋不足,失于调养,加之术后反复失血及劳倦,气血亏虚,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则反复阴道出血不止;气虚身大热,则身热汗出,胸闷心烦;气血亏虚兼虚热内扰则少眠多梦,心累气喘;清阳不升全身失养,则头晕乏力,懒言少语,舌脉支持。
治则:虚则益之
冶法:补气摄血,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人参30g另包单煎兑服 生黄芪120g 炮姜30g 炙甘草30g
升麻12g 柴胡15g 陈皮15g 杜仲20g
菟丝子30g
水煎服一日一剂,共开了四付。
当晚服了一副,潮热大减,出血明显减少,第二日出血即停止,四副中药吃完,上述症状,已减轻了七成。效不更方,再进三剂,1月多的烦恼,就此而解。
例2 侯某某,女,37岁,2015年9月
患者本院医生,生完二孩半月恶露即止,满月后因劳累即阴道流血不止,面色晄白,伴身热汗出,饮水,吃饭,稍事活动,则烦热,大汗;易疲倦乏力,饮食可,睡眠欠佳,大便费力,前干后软,舌体胖大,齿印,舌质淡,薄白苔,脉细弱。
诊断:产后出血
中医辨证:气血亏虚
中医治法:补气摄血,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太子参30g 生黄芪60g 升麻12g 柴胡15g
炮姜30 炙甘草30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共三剂
当天服用一剂,阴道出血即停止,余症减轻。三剂后,症状明显减轻,遂停用。半月后,因劳累上症再发,再次服用了上诉药物4付,后病情再无反复。
这些都是身边的故事,不是亲历,难以置信,不由内心点个赞。
分析:本方被誉为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开启了甘温除大热的经典治法,主要治疗脾胃气虚,气虚发热,气虚下馅的各种病证,后人也用于治疗妇科产后恶露不绝、月经过多、月经先期等证,属于气虚者。第一例病人,前医也辩证准确,但用药无效,为何?其原因可能一为病重药轻,杯水车薪,难以取效,故叹辩病之轻重缓急也至关重要,二为方中选用炙黄茋,而不是生黄茋,该患者虽有脾虚,但气虚主因为气随血脱,加之过早上班,劳倦更伤其气,而不是《脾胃论》病因,“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故不用炙黄茋补中益气,而用大剂生黄芪,益气固表,敛汗固脱,益气升阳,另用了人参代替党参大补元气,补气力更强,三是加用了温经止血的炮姜30g,标本兼治,故一剂则见大效。另观其两例病人,皆未用白术,当归,虽夹脾湿仍未用苍术及茯苓等除湿之品,更未用阿胶、二蓟、龙骨、牡坜等止血收涩之品,针对主要病机,去除原方多余药物,方简而药专,更符合现代倡导的中药经济学原则。第二例病人,病情稍轻,故用药更少,剂量大为减少,看到的是补中益气汤的神,彰显了医者对疾病慧眼独具的认识和把控能力,从病因,辩证,辩病之轻重,选方,用药,加减取舍,每一环节,无不精准而精练,简约而不简单,实为我辈学习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