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教授临证治疗胸痹并发腹痛验案
陈明[1],陈学忠[2]
1.成华区桃蹊路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51;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 患者孟某,男性,以“反复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伴腹痛1周”入院,诊断为:胸痹心痛病,心肾亏虚,脉络瘀阻,伴腹痛腹胀。用枳实消痞丸加减症状明显减轻而愈。
【关键词】枳实消痞丸,胸痹心痛,腹痛腹胀。
陈学忠教授为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其临证经验颇丰,其对中医、中药理论及经典的熟练应用令人叹服,遣方用药遵循古法,且又独具匠心,笔者有幸跟随陈学忠教授侍诊,现将应用枳实消痞丸治疗胸痹并发腹痛1例,不敢私秘,爰与我医道同好共尝。
孟某,男性,73岁,初诊日期:2016年12月23日。患者以“反复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伴腹痛1周”收入院。诉感心前区疼痛加重,发作时持续时间较长,有时放射至后背,与活动无明显关系,爬楼梯时心累气短明显;伴腹痛、脘腹痞满、两胁作胀,进食后尤甚。无畏寒、发热、心慌、心悸、黑曚、昏厥、汗出、恶心、呕吐。食纳差,夜眠欠佳,大便干结费力,一天一次,小便可。舌质淡,偏暗,苔偏黄,脉弦滑。经过四天住院治疗,患者诉心前区疼痛较前稍减轻,仍诉腹痛、腹胀,中脘痞满,两胁胀痛。食纳差,夜眠欠佳,大便3天未解,小便可,舌质淡,偏略暗,苔白黄,脉弦滑。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 痞症
辨证分型: 心肾亏虚 脉络瘀阻 脾虚气滞
辩证分析:患者系老年男性,“年过四十而阴气至半”,诸脏皆亏,尤以心、脾、肾亏虚为主。患病时日为冬至后两天,心阳亏虚,无以温煦推动,则血行迟缓而瘀,故心前区疼痛;脾阳不足,运化无力,而致中焦受阻,脾升胃降功能失常,发为腹痛、腹胀痞满;肾阳不足,主司二便功能下降,则见大便未解。而舌质淡,偏暗,苔偏白黄,脉弦滑,都为阳气不足而致瘀阻之象。中药本当予以补肾强心,化瘀通络之剂,但目前患者腹痛腹胀,中脘痞满明显。于是中药先以破气消积,温中健脾为主。兼及温通心阳,连同补肾。
治则:健脾消积 温阳通脉
方剂:枳实消痞丸加减
具体方药:
枳实30g 白术100g 党参30g 法半夏30g
干姜30g 酒黄连10g 姜厚朴15g 炒麦芽30g
炙甘草15g 白附片30g(先煎) 建曲15g
4剂 水煎服 100ml tid
服药后,患者诉心前区疼痛、腹胀较前明显减轻。于2017年1月5日复诊,效不更方,只微调建曲15克为30克,继服4济,腹痛全无,腹胀痞满缓解,心前区疼痛消失而痊愈。
按:患者发病,恰逢冬至之后,为全年当中阴气最重之时。素体阳虚,又感受节令之气,心阳不足而致心脉瘀阻,发为疼痛。肾阳不足而致司便功能下降,发为便秘。脾阳不足而致中州健运失治,发为腹胀。陈学忠教授审察病机,阳虚为本,痞实为标,运用《兰室秘藏》的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四君先”治本,而用方不拘于方,去茯苓,加附子,变四君子汤为附子理中汤,增强温阳之效。方用生白术100g尤为特色,用药遵从《本经》,如叶天士曰:“白术气温,禀天阳明燥气,入足阳明胃经,味甘无毒,禀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皆升,阳也。”而治标则用枳、夏、姜、朴来辛开,破滞消积,化痰除痞。佐以黄连苦降,建曲、麦芽消导化积。这样补消兼施,佐使得当,针对病机,打通中焦,兼顾上下心肾,所以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综观陈学忠教授用方,上观天时,下俯地利,中应人和,变化随心,应用自如,达到“医者,意也”之境地。
[1] 作者简介:陈明,(1966-),男,成华区桃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E-mail:10101-o@163.com
[2]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