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老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阴痒案
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 甘莹利
摘要:患者陈某,女,50岁,以“反复阴道瘙痒伴眠差1年”就诊。中医诊断:阴痒。辩证属肾虚不固,虚阳外浮。治以重镇潜阳安神。运用潜阳封髓丹加减而愈。
关键词:潜阳封髓丹;阴痒;医案
阴痒者,内因脏腑虚损,肝肾功能失常,外因多见会阴局部损伤,带下尿液停积,湿蕴而生热,湿热生虫,虫毒侵蚀,则致外阴痒痛难忍。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所言:“妇人阴痒者,必有阴虫,微则痒,甚则痛,或为脓水淋沥,多由湿热所化。”陈学忠老师总结过去临床经验予以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阴痒,疗效确切,现将验案总结如下:
陈某,女,50岁,2016年7月30日初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瘙痒,昼夜无变化,伴白带量多,色黄,外院外多次口服中西药物治疗无效,近期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因瘙痒严重影响睡眠,早醒,不易再次入睡。舌体略胖大浅齿印,舌质淡嫩略暗,花剥苔,脉沉细。
诊断:阴痒
辩证:肾阴阳两虚,虚阳外浮
治则:滋肾潜阳,重镇安神。
处方:潜阳封髓丹加减
附子30g(先煎) 干姜20g 肉桂10g 炒黄柏15g
制龟板25g 炙甘草15g 白芷12g 砂仁15g
龙骨30g 牡蛎30g 首乌藤30g
六剂、 一日一剂 水煎500ml,饭后温服。
2016年8月20日二诊
患者诉阴道瘙痒完全消失,无白带,入睡较前容易,睡眠好转,感口干,大便较干。舌体略胖大,舌质淡红,花剥苔,脉沉。原方去白芷,加酸枣仁15g养心安神生津。
按:阴痒,有称“阴门瘙痒”。《肘后备急方.治卒阴肿痛颓卵方第四十二》首载了治疗“阴痒汁出”、“阴痒生疮”的方药。隋.巢元方详细论述了阴痒的病因病机,内为脏气虚,外为风邪虫食所为,在《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曰:“妇人阴痒,是虫蚀所为。三虫九虫在肠胃之间,因脏虚虫动作,食于阴,其中作势,微则痒,重乃痛。”又曰:“肾荣于阴器,肾气虚......,为风邪所乘,邪客腠理,而正气不泄,邪正相干,在于皮肤故痒”。薛已总结妇人阴痒属肝经所化,有肝脾郁怒、肝脾气虚、湿热下注等证候,分别以龙胆泻肝汤、逍遥散、归脾汤、小柴胡汤等加减治疗,外以桃仁膏、雄黄等杀虫。可见古人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已有较全面的论述。结合前人经验与后世中医学发展,陈学忠老师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阴痒,疗效明显。
本案中患者更年期天癸将竭,肾阴肾阳耗伤,肝肾阴血亏虚,阴虚生风化燥,阴部皮肤失养而瘙痒不宁;肾阳虚,气化失常,水湿下注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发为带下病,故白带增多。本病的病机为肾阴阳两虚,虚阳外浮,治疗当滋肾潜阳,重镇安神,陈学忠老师运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之,附子、干姜、肉桂辛、热补火助阳,引火归元。肾阴不足,阴不敛阳,需佐以镇摄潜阳之品,如制龟板、龙骨、牡蛎之类。虚热内生,主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随机加入养阴清热药,标本同治之。佐以炒黄柏清热燥湿,白芷辛温燥湿止带,砂仁化湿温中,首乌藤甘,平,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阴阳双补,潜阳安神之功。
陈学忠老师另辟蹊径使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阴痒,体现了陈学忠老师临证时的严谨、细致、辩证思路的灵活和诊疗技术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