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老师抗过敏方治疗哮喘案例
彭山中医院罗俊
一诊:2016年06月30号
姓名:丁XX 性别:男 年龄:51岁 科别:内科
主诉:反复气紧喘息30年
病史:30年前患者在受冷因素下出现喘息、气紧,喉中有痰鸣,咳痰白色粘痰,院外治疗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予以舒利迭吸入治疗,症状缓解。但受凉后症状反复发作,尤其接触冷空气后。现患者平时使用舒利迭症状控制较可,喘息、气紧、痰鸣音不明显,偶有咳嗽,痰液多,痰液白色粘稠。精神饮食可,大小便体重未见明显改变。
既往史:平素怕冷,既往爱喝酒,胆结石摘除术后三年。
查体:衣着较厚,喉间微闻痰鸣,双目有神,面色少华,形体偏胖,舌体略胖浅齿印,舌淡苔白,脉细。
中医诊断:哮病
辩证:阳虚外寒
治法:温阳固表,调和营卫
处方:抗过敏方加减
用药:
附子60g 干姜30g 麻黄12g 桂枝15g 大枣30g
细辛10g 五味子12g 党参30g 黄芪30g 炙甘草15g
加水1000ml,浸泡半小时,两煎,头煎武火煎开后中火煎一小时,二煎开后再煎半小时,一日一剂,每次100ml,一日三次。
二诊:2016年7月30日
患者诉服药后哮喘减轻,现已减少舒利迭使用次数,哮喘仍控制平稳,痰液减少,晨起时感手、足心冷,舌体略胖浅齿印,舌淡苔白,脉细。患者服药后有效,在原方基础上加入芍药15g,有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意,药如下:
附子60g 干姜30g 麻黄12g 桂枝15g 大枣30g
细辛10g 五味子12g 党参30g 黄芪30g 炙甘草15g 芍药15g
患者服上方6剂,衣如常人,减量使用舒利迭,感近1月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讨论:患者中年男性,起病缓,病程长,以反复喉间哮鸣为主,故辨为哮病。患者既往喜饮酒,过饮则伤脾胃,脾阳不足,运化失常,生化无源,故见面色少华;酒大辛大热,经云热伤气,气不足则津液输布失常,聚而为饮为痰,肺为贮痰之器,痰郁于肺,肺气不利,故见咳嗽、咳痰;阳气主固,卫表不足,失于温煦,故不耐寒冷;《证治汇补》“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外寒引动内邪,故见反复发作。舌体略胖浅齿印,脉细皆为阳气不足之证。
抗过敏方为陈老经验方,系麻黄细辛附子汤与桂枝汤合方加味。用以治疗阳虚感外寒的哮喘、鼻渊、风疹等。《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原方治疗太少两感,阳虚外寒发热。方中麻黄性苦温,以散外邪;附子走而不守,以大补阳气,两者合用可提振阳气,开泄皮毛,鼓邪外出;细辛直入肾经温肾散寒;《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陈老合用两方,加入党参、黄芪扶正益气、白芍、五味子敛肺止咳,《本经》云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该方治疗阳虚患者哮喘,疗效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