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运用开音汤治疗暴喑验案1则
牛会艳1,陈学忠2△
(1.新都区新都街道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新都 610500;2.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作者简介:牛会艳(1987-),女,泸州医学院,2007级本科,新都区新都街道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729001473@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黄某,男,36岁,以“音哑5天”就诊。中医诊断:暴喑。辨证属风热外袭,肺失宣降,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开音。用开音汤加减而愈。
关键词:开音汤;暴喑 ;医案
暴喑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所致,即所谓“金实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多属虚证,多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即所谓“金破不鸣”。陈学忠老师总结过年临床经验自拟开音汤加减治疗暴喑,疗效确切,现将验案总结如下:
患者黄某,男,36岁,
2016年3月9日初诊
患者10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经治疗症状好转,5天前开始出现声音不扬,继而出现嘶哑、失音,咽痒、咽干、咽痛,偶咳嗽,咳少量黄色黏痰,不易咳出,咽部异物感,舌体略胖大,有浅齿印,舌质淡偏暗,薄白黄苔,脉弦。
诊断:失音-暴喑
辨证:风热外袭,肺失宣降
治则:宣肺开音,疏风清热,祛痰散结。
处方:开音汤加减
麻黄15g 细辛10g 桔梗30g 瓜蒌子30g
木蝴蝶12g 蝉蜕12g 红花10g 诃子25g
枇杷叶15g 玄参15g 麦冬15g 苦杏仁12g
甘草12g
用法:中草药处方 4剂 每日1剂 水煎500ml 分3次 饭后温服。
2016年3月16日二诊
患者诉声音嘶哑、咽痒、咽干、咽痛均有所减轻,仍咳嗽,夜间较甚,咯痰减少,咽部异物感减轻,舌体略胖大,有浅齿印,舌质淡偏暗,薄白黄苔,脉弦。
去原方中玄参、麦冬,加牡丹皮15g活血散结,桂枝10g疏风通络,生地30g清热滋阴生津。
2016年3月23日三诊
患者诉声音嘶哑、咽痒、咽干、咽痛均明显减轻,偶咳嗽,咯少量白色痰,未诉咽部异物感,舌体略胖大,有浅齿印,舌质淡偏瘀暗,薄白苔,脉弦。
去原方中苦杏仁,加黄芪30g补气活血。
按:暴喑,又称猝喑,出自《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郁冒蒙昧,心痛暴瘖……"指突然失音或声音嘶哑的病证。实者多因感冒风寒,或寒包热邪;虚者多因肺伤津枯。《张氏医通·瘖》:"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盖暴喑总是寒包热邪,或本热而后受寒,或先外感而食寒物。并宜辛凉和解,稍兼辛温散之。消风散用姜汁调服,缓缓进之。或只一味生姜汁亦可,冷热嗽后失音尤宜。若咽破声嘶而痛,是火邪遏闭伤肺,昔人所谓金实不鸣,金破亦不鸣也。古法用清咽宁肺汤,今改用生脉散合六味丸作汤。" 可见古人对其病因病机已有较全面的论述。结合前人经验与后世中医学发展,陈学忠老师自拟开音汤治疗暴喑,其效明显。
本案中患者感受风热外邪,邪气侵袭皮毛肺卫,内干于肺,肺失清肃,邪犯喉窍,伤于声门,故卒然声嘶,喉痛不适;风热在表,故咽痒、咽干。舌苔脉象亦属风热犯肺之征。故本案中患者暴喑的病机为风热外袭,肺失宣降,治疗当用疏风清热,宣肺开音之法,陈学忠老师运用开音汤加减治之,方中麻黄、细辛疏散外邪,桔梗、甘草解毒消肿、清利咽喉,蝉蜕、木蝴蝶宣肺利咽开音,枇杷叶、瓜蒌子、诃子、苦杏仁止咳化痰,麦冬、玄参清热生津,红花开瘀散结。诸药合用,共凑疏散风热、利咽开音、祛痰散结之功。
陈学忠老师使用开音汤治疗暴喑,疏散外邪的同时,兼顾宣肺利咽开音,体现了陈学忠老师临证时的严谨、细致、辨证思路的清晰和诊治技术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