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聪1,巫建文、骆永莲、王勇,陈学忠2△
作者简介:陈明聪,男,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级本科学士学位,成都锦江泰三堂同仁济世中医医院医师,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学生。
巫建文:成都锦江泰三堂同仁济世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学生。
骆永莲、王勇:成都锦江泰三堂同仁济世中医医院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学生。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张某,男,60岁,以“中风后脾气暴躁、失眠1周余”就诊。中医诊断:郁症。辨证属阴阳不和、气机逆乱。治以调和阴阳、调畅气机。用柴胡桂枝各半汤疗效显著。
关键词:柴胡桂枝各半汤;郁症;医案 。
陈学忠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遣方用药遵从古法又独具匠心,笔者有幸从师侍诊,收益颇多,其中,陈老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中风后郁症疗效显著,现将验案总结如下:
患者张某,男,60岁,初诊:2016年4月15日,患者因“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半月脾气暴躁1周”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素患者工作严谨,稍有不顺即易激动紧张。3周前患者突然语言不清,全身乏力、手足麻木急诊住院诊断为“脑梗死”行溶栓治疗,住院半月后出院,现语言稍有不清,紧张后右手不自主抖动,四肢功能无明显障碍,急躁易怒,夜间睡眠差,盗汗,舌胖大浅齿印,舌质略瘀暗,苔薄黄,脉弱。
诊断:中风后
辨证:痰瘀阻窍、元气亏虚
治法:温阳益气,豁痰开窍
方用:小续命汤加减:
桂枝15g 附子30g 川芎15g 麻黄10g
黄芪50g 党参30g 赤芍15g 苦杏仁12g
防风10g 汉防己30g 地龙15g 土鳖虫30g
石菖蒲20g 远志15g 黄芩15g 甘草10g
每日1剂,水煎服,分三次。连服6剂。
二诊,患者语音不清稍有缓解,但急躁易怒、失眠较前好转不明显,陈老分析病机,考虑为:
诊断:中风后郁症
辨证:阴阳失调,气机不畅
治法:调和阴阳,调畅气机
调整方药:柴胡桂枝各半汤加半夏秫米汤。
柴胡15g 桂枝12g 赤芍12g 法半夏30g
薏苡仁40g 黄芩15g 党参30g 远志30g
石菖蒲30g 龙骨30g 首乌藤30g 炙甘草10g
大枣20g 生姜3片
6剂,日1剂,水煎服,分三次。
三诊:患者家属诉急躁、失眠均有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续以上剂为基础加减调整用药,加牡蛎30g安神 ,更黄芩为黄连10g加强清心作用。患者症状逐渐好转,目前继续与上剂巩固治疗。
按:柴胡桂枝各半汤:《伤寒论》146条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患者老年,有高血压病史,长期肝阳上亢致肝风内动,故出现中风、右手不自主抖动。肝阳亢太过,不能制阴,肝气不能调达,故脾气暴躁易怒。阴阳不和,阳亢上扰,故失眠多梦。肝木乘土,脾土遏而痰湿生,进一步阻碍气机,故失眠加重、烦躁易怒,自汗亦为气机不畅之证。其中“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篇”提到“亡阳谵语”,这种亡阳谵语为精神紊乱所致,应当调其营卫、和其枢机,使得营卫调和、枢机畅利,而津液通调,则亡阳谵语自愈。柴胡桂枝汤原意为太少合病,表证未解之方,此次取其柴胡汤疏肝理气、桂枝汤调和阴阳之意,病机不同,方义同用,此方之精妙之处在此。再加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龙骨牡蛎镇肝熄风、重镇安神,石菖蒲、远志祛痰开畅气机,全方紧扣病机,调和阴阳、调畅气机,故诸症皆平。
讨论:柴胡桂枝汤现代研究对神经衰弱有效果:神经衰弱是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失去平衡所致,多见头痛头昏,焦虑烦躁,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心悸气短,胃纳减退,脘腹痞满,甚至皮肤过敏、阳痿、遗精等。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对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调节和消除神经衰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有人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60例,每日1剂,14天1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获效[1]。陈老抓住病机,从方义出发,辨证精确,效果显著。
[1]王忠民,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60例,《福建中医药》198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