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慢咽汤验案

日期:2016-06-21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340

 巫建文.1.   陈学忠.2.

1.四川成都泰三堂同仁济世中医医院 610000    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作者:巫建文,男,泰三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国家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专家、继承人。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泰三堂中医医院,国家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摘要:患者曹某,男,46岁,以“咳嗽20+天,加重2”就诊。中医诊断:咳嗽,太少合病。辨证属脾肾阳虚,风寒束表。治以温阳散寒,宣肺止咳。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慢咽汤而愈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慢咽汤咳嗽,太少合病;脾肾阳虚,风寒束表

患者:曹某,男,46岁,因“咳嗽20+天,加重2天”于2016415日到泰三堂中医医院陈学忠工作室就诊,20+天前受凉后出现咽干咽痒、咳嗽、痰少而粘。到当地诊所服用“莲花清瘟胶囊”后,咳嗽一直持续不愈。2+天前咳嗽、咽干咽痒加重,痰少而粘,尤以夜间为重,咳甚则汗出,出汗能浸湿被子,汗出后咳嗽仍不止,患者苦不堪言,舌稍胖大浅齿印,苔薄白少津,脉细。既往10+年前暑天睡湿凉板长达1+月,并反复用凉水冲澡,以后出现背心凉,易感冒,畏寒,大便粘滞不成形。

中医诊断:咳嗽,太少合病。

病机:脾肾阳虚,风寒束表。

治则:温阳散寒,宣肺止咳。

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慢咽汤

处方:

麻黄15g    附子30g    细辛1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生姜3    桂枝15g    五味子15g

桔梗15g    青果15g    当归12g    干姜15g

紫菀15g

2剂,煎服法:三日两剂,水煎取汁800ml,每次200ml,一日三次,饭后温服。

419日复诊,患者喜形于色告知,服药2天后夜间咳嗽大减,咽干咽痒明显缓解,白天仍咳嗽,舌脉同前,于前方加白前15g  百部15g2付。

随访,咳嗽基本停止,背心凉及畏寒明显减轻。

按:患者在年轻体壮时贪凉受寒,卫气郁闭,阳气不能达于体表,故背心凉,易感冒;阳气不能升发,影响脾胃运化则大便粘滞不爽;阳气郁闭日久,形成阳气虚弱,则畏寒、舌淡齿印、脉细;服清热解毒之药物后更损阳气,无力宣发郁闭之风寒,故咳嗽剧烈。治疗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辅以干姜、桂枝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运湿;五味子敛肺气而止咳,与细辛、干姜相伍,散中有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且能调合肺司开合之职;炙甘草、大枣温中健脾,桔梗、紫菀宣肺止咳,青果、当归利咽清润,诸药合用,共奏温阳散寒、宣肺止咳之功。

讨论:该案病机较为复杂,10+年前贪凉受寒,终成阳虚体质,再遇外邪,又服清热之品,致阳气愈虚,出现的剧烈咳嗽,实为临床罕见。老师熟读《伤寒》,遵循古训,又不拘泥于古训,抓住太少合病的主要病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与自己潜心研究多年的慢咽汤合用,重用麻黄宣肺止咳,解卫气之闭郁。《本草纲目》曰:麻黄乃肺经之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该案疗效之神奇,令我辈甚为叹服,其中的奥妙,值得吾辈们深思,仔细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