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医案十五

日期:2013-05-06 来源:传承工作室 作者:传承工作室 阅读:355

患者,何某,女,65岁,于201317日初诊。主诉:咳嗽、咯痰3天。3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为泡沫痰,伴鼻塞、流涕、畏寒,发热等症,不伴潮热,盗汗,咯血、胸痛等,在家口服感冒药治疗后鼻塞、流涕、畏寒,发热等症缓解,咳嗽、咯痰无好转,为进一步治疗今日来就诊。刻诊:神清神差,咳嗽,咯痰,食纳正常,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浮。中医辨证属咳嗽(风寒证),以宣肺化痰止咳为法。

予麻细汤加减。桔梗15g,枳壳15g,麻黄15g,细辛10g,苦杏仁12g,枇杷叶15g,化橘红12g,法半夏15g,蜜紫菀15g,百部15g,白前15g,炙甘草12g大枣20g,生姜3片。3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二诊 201317日,患者诉咳嗽、咯痰明显减轻,痰粘不易咯,舌淡苔薄白脉浮。续守前方,加瓜蒌子15g化痰,黄芩15g清热。3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中医辨证分析

患者年老女性,起病急,《证治汇补.咳嗽》:“肺居至高,主持诸气,体之至清至轻者也。外因六淫,内因七情,肺金受伤,咳嗽之病从兹作矣。”患者受凉后感受风寒之邪,风寒之邪犯肺,肺气壅塞不得宣通,故咳嗽;寒邪郁肺,气布津,凝聚为痰,故咯泡沫痰。舌淡,苔薄白,脉浮为风寒之征。

本方以麻细汤加减,方中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细辛解表散寒,温肺通窍;紫菀、百部、白前止咳化痰;桔梗、化橘红、杏仁宣降肺气;法半夏燥湿化痰;枇杷叶化痰止咳;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枳壳行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止咳化痰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