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地黄饮子治疗喑痱治验

日期:2014-01-22 来源:传承工作室 作者:传承工作室 阅读:432

    李某,男,65岁。

    初诊:2013811日。主诉:中风后发生偏瘫,舌强不能言语1年。

    刻诊:身体瘦小,左侧肢体瘫痪,行走不便,舌头僵硬不能言语,口干不欲饮,足冷过膝,四肢冰冷,面部潮红,纳差,大便干结,小便不利。舌质淡紫,苔薄白略厚,脉沉细弱。

诊断:喑痱

辨证:肾气亏虚,痰迷心窍

治法:滋肾阴、补肾阳、化痰开窍

方药:以地黄饮子加味

附子15g  生地黄30g  熟地黄20g  山茱萸15g  石斛30g  肉桂5g  肉苁蓉30g  麦冬20g  五味子15g  远志15g  巴戟天15g  赤芍30g  土鳖虫30g  蒲公英30g  黄芪40g  白芍30g 

煎服方法:上方3剂,每剂水煎取汁共600ml,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二诊:2013815日。患者自诉便秘好转,四肢略温,仍感舌头有些僵硬,可以言语,继续在原方上加减。

附子15g  生地黄30g  山茱萸15g  肉桂5g  肉苁蓉30g  麦冬20g  五味子10g  巴戟天15g  赤芍30g  土鳖虫30g  黄芪40g  白芍30g  石菖蒲15g  胆南星15g 

煎服方法:上方6剂,每剂水煎取汁共600ml,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后追访,舌强明显好转,言语清晰。

    按:此为老年男性,病程较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之不足,温之以气;精之不足,补之以味。”患者年事已高,肾中精气受损,故身体瘦小;下元虚衰,阴阳两亏,筋骨失养,故筋骨痿软无力,甚则足废不能行走;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故舌强不能言语,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肾气受损,故膀胱固摄无权,津液日益煎熬,出现大便干结,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均为阴阳两亏,虚阳上浮之象,故本病病位在肾,病机为阴阳两亏,痰迷心窍,属本虚标实。

 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四药合用以治下元虚衰,阴阳两亏;附子、肉桂辛热,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斛、麦冬、五味子滋阴敛液,壮水以济火;远志交通心肾,养血安神;赤芍、土鳖虫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黄芪补益脾肺之气;白芍柔肝缓急;蒲公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滋肾阴、补肾化痰开窍之功。

    临证备要:中风偏瘫、舌强不语,属祖国医学“喑痱”范畴,今人治疗此证,多从肾论治,但多忽略肾为水火之脏,肾属水,心属火,水能克火,故久病必殃及于心,应当心肾同治,水火共济方为治疗大法。心为君主之官,为一身之主,一旦受犯,势必诸症蜂起,永无宁日。若能识得此中妙理,则万病不难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