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用四逆汤合冠心汤治疗胸痹心痛验案

日期:2014-07-14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811

患者,刘某,男,72

初诊时间:2014-05-29

主诉:反复胸闷、胸痛10余年,加重半月。患者胸闷、胸痛反复发作10余年,曾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安放2根支架。近半月无明显诱因发作频率增加,心前区闷压感突出,每次发作持续约数秒钟至几十秒钟,食纳欠佳,夜眠差,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大便稀溏,畏寒怕冷,伴夜尿频;舌胖质淡偏暗,苔白腻,脉缓滑。

中医辨证:
   
本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辨证当属心、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治温补心脾肾之阳气,化瘀通络。
予以四逆汤合冠心汤加味:

    60g 先煎    30g   炙甘草 10g  党参 30g

    30g       15g   淫羊藿 30g  酒川芎 15g

    30g       30g     30g              

           11  水煎500ml  3次服

二诊时间:2014-06-03

胸闷、胸痛发作次数较前有所减少,多于活动后发作,每次发作持续约数秒钟,食纳、夜眠仍欠佳,大便稀溏缓解不显。

继续予以前方加炒白术20g以健脾、土鳖虫30g活血化瘀。

再诊时间:2014-06-05

患者已能慢步行走,胸闷、胸痛发作减轻,但偶有发作,食纳、夜眠差,大便稀溏。

继续予以前方,加砂仁15g健脾开胃。

再诊,患者胸闷、胸痛完全消失,睡眠明显改善,大便较前成型,畏寒怕冷明显减轻,晚上小便次数减少。

守方继服,加烫水蛭6g增加破血、逐瘀、通络。

案例分析:

《诸病源候论》中提到“心为火,与诸阳会合,而手少阴心之经也,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患者年老,命门之火不足,“五脏之阳气不能发”,则“诸阳气虚”,故而胸闷、胸痛时作。另《金匮要略》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故而温阳之时,不能忽略标实之“阴弦”。所以此处予以四逆汤回阳、助阳,合冠心汤以补肾化瘀通络。

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故脾阳虚则运化水谷之功不利,故而食纳差,大便稀溏。肾阳虚衰,膀胱受累,则气化不足,故而尿频。阳不归阴,阳气外越,则夜眠差,易醒,醒后难以入睡。舌质淡胖偏暗,苔白腻,脉缓滑均为阳虚血瘀之征。

方用四逆汤合冠心汤加减,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干姜温中止痛;淫羊藿补肾壮阳;党参、黄芪益气;桂枝温通血脉;川芎、丹参、土鳖虫、水蛭行气活血,软坚化瘀;薤白理气宽胸,通阳导滞;茯苓、白术、砂仁健脾除湿,以恢复脾之运化功能。

冠心汤虽也有温阳之功,但温阳之力太弱,患者阳虚日久,非姜附不能奏效,故而合用四逆汤,使得阳气渐复,诸症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