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汪灵 2.陈学忠
1.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学员,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1114607532@qq.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咳嗽,陈学忠教授运用久咳方(自拟)治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咳嗽、陈学忠、久咳方(自拟)
医案:患者李某,女,52岁,于2023.11.06因咳嗽咳痰就诊。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4月余,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于4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咳白痰,咽部不适,偶伴痒咳,无痰中带血,无胸闷气紧。1月前出现上述症状加重,自行口服中成药后无减轻。今来陈学忠教授门诊求诊。
症见:患者咳嗽咳痰,咳白色黏痰,伴咽部不适、痒咳,受冷空气或气味影响咳嗽加重,平素易怕冷出汗,面色稍淡白,舌体略胖、舌质淡,白苔,脉搏如常,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中医诊断:咳嗽
辨证:阳虚痰阻
治法:温阳活血利咽、化痰止咳。
方药:久咳方(自拟)加减
密旋覆花10g 蜜炙麻黄绒10g 密紫菀10g 白前10g
桂枝15g 细辛10g 干姜15g 五味子12g
西青果15g 桔梗15g 当归12g 全蝎3g
射干10g 陈皮10g 白芍15g 白附片30g
大枣30g 炙甘草15g
煎服法:2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二诊:2023.11.09
症见:患者诉咳嗽咳痰较前明显减轻,白天无明显咳嗽,夜间咳嗽,咳白色粘痰,咽部仍稍痒,面色稍淡白,舌体略胖、舌质淡,白苔,脉搏如常,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效不更方,续原方3剂,患者咳白黏痰,方中陈皮易化橘红加强化痰之功。
三诊:2023.11.13
症见:患者诉白天咳嗽咳痰较前基本消失,现夜间痒咳(点凌晨2-3),咳黄黏痰,怕冷出汗较前减轻,面色稍淡白,舌体略胖、舌质淡红,薄白苔,脉搏如常,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效不更方,上方中加入白芥子降气化痰。
医案分析:
咳嗽是指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咳”指肺气上逆作声,有声无痰;“嗽”指咯吐痰液,有痰无声;有声有痰为“咳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景岳全书·咳嗽》篇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因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他脏,不耐寒热,称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为病,病则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如《医学三字经·咳嗽》篇说:“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医学心悟》亦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无论外感或内伤咳嗽,均属肺系受病,肺气上逆所致。此患者反复咳嗽4月余,加重1月,病程日久,耗伤肺气。加之患者平素易怕冷、出汗、面色白,舌体胖,舌质淡,一派阳虚之象。阳气亏虚无力推动气血津液运行,痰湿内生,痰阻气道,肺气上逆,则发咳嗽。肺局胸中,上通咽喉,喉咙者,气之所上下,若腑脏和平,阴阳升降,则呼吸去来,无所滞碍,肺逆痰阻则反复咳嗽刺激咽喉,咽喉受损受冷空气、气味诱发亦咳嗽。反复咳嗽迁延难愈,予以自拟久咳方温阳活血利咽,止咳化痰。
久咳方(自拟)是陈老临床总结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的验方。由慢咽汤+金沸草散合方而成。药物组成有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 桔梗、当归、青果、炙甘草、旋覆花、麻黄绒、紫菀、白前、射干、麦冬、全蝎。临床上可随证加减。该患者平素易怕冷、出汗、面色白,舌体胖,舌质淡,一派阳虚之象,方中加入了白附片加强了温阳之功。其桂枝温通散寒,细辛、干姜辛温助阳通络,当归、五味子温润降逆、活血化瘀,青果、桔梗解毒清利咽喉,五味子温肾敛肺,白芍敛阴止汗,与干姜、细辛相伍,使散不伤正,敛不留邪,炙甘草既能温中健脾,又能调和诸药。桔梗、甘草取桔梗甘草汤伏火利咽之意。旋覆花肃肺降胃、豁痰化饮,全蝎祛风止痒、镇咳,麻黄绒宣肺平喘,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白前降气止咳,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陈皮理气健脾化痰,大枣与甘草合用补益脾气,肺脾气盛则痰湿得以运化。二诊中陈皮易化橘红加强化痰之功效。三诊中患者仍咯痰加入白芥子加强降气祛痰之功。临床中屡见陈老用久咳方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的成功案例,辨证精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