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灵1,陈学忠2
1.汪灵:成都锦江泰三堂德康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学员,成都610000,E-mail:1114607532@qq.com
2.陈学忠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传承班指导老师、四川成都 610000,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袁某某,男,90岁,因“排尿困难1+年”就诊。中医诊断:癃闭;辨证:肾阳亏虚、湿瘀互结,气化失司。处方:春泽汤。
关键词:癃闭 春泽汤 陈学忠
1、医案
初诊:2021年04月13日。
主诉:排尿困难1+年。
现病史:患都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不利,点滴不畅,闭塞不通,间断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及非那雄胺片”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后因“尿潴留”予保留导尿,此后长期留置尿管。期间患者由于长时间保留导尿,常感不适,故多次尝试拔出尿管,均失败。患者上午拔出尿管,下午则重置尿管。由于拔出尿管后上述症状无改善,故继续予以导尿。患者于2021年04月09日因“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于我院住院治疗,保留导尿。经西医抗炎平喘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后,咳嗽好转,住院期间,陈老查房时患者家属向陈老陈述了其父1+年来由于小便不利,一直导尿所带来的痛苦,迫切希望此病能得治疗。陈老耐心听完患者家属的倾诉,鼓励患者及告知家属通过中药的治疗,有望让其病情能得到缓解并成功拔出尿管。
刻下症见:保留导尿,尿色深黄、混浊,未见肉眼血尿,伴腰骶部疼痛,神疲,面色晦暗,下肢畏寒,舌质红,略暗,苔黄腻,脉滑数。综上,陈老四诊合参,指出:
中医诊断:癃闭。
辨证:肾阳亏虚、湿瘀互结,气化失司。
治法:温阳化气,通阳利水,软坚散结。
方药:春泽汤加味。
桂枝30g 茯苓30g 猪苓15g 泽泻30g
白术30g 党参30g 肉桂10g 黄芪80g
川牛膝30g 王不留行30g 三棱15g 车前子30g
附子30g 巴戟天20 党参30g
5剂,水煎服,1日1剂,1日3次,1次150ml,饭后温服。
二诊:2021年04月20日
患者自述服药后感神疲较前有所改善,腰骶部疼痛较前减轻,下肢仍怕冷,舌质红,厚腻苔,脉沉。效不更方,继以原方加杜仲治疗,具体方药如下:
桂枝30g 茯苓30g 猪苓15g 泽泻30g
白术30g 党参30g 肉桂10g 黄芪80g
川牛膝30g 王不留行30g 三棱15g 车前子30g
附子30g 巴戟天20 党参30g 杜仲20g
5剂,水煎服,1日1剂,1日3次,1次150ml,饭后温服。
三诊:2021年04月27日
患者自述尿管已拔出,排尿时仍稍不适,颜色淡黄,质清晰,腰骶部疼痛不适较前改善,下还畏寒较前改善。精神可,面色有光泽,舌质红,薄白苔,脉缓。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患者瘀象较前明显改善,故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王不留行、三棱。具体方药如下:
桂枝30g 茯苓30g 猪苓15g 泽泻30g
白术30g 党参30g 肉桂10g 黄芪80g
川牛膝30g 车前子30g 附子30g 巴戟天20
党参30g 杜仲20g
5剂,水煎服,1日1剂,1日3次,1次150ml,饭后温服。
四诊:2021年05月05日
患者自述排尿时无明显不适感,颜色淡黄,质清晰,腰骶部疼、下还畏寒较前明显改善。精神可,面色红润有光泽,舌质红,薄白苔,脉缓。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故予春泽汤加味巩固疗效。
方药:春泽汤加味。
桂枝30g 茯苓30g 猪苓15g 泽泻30g
白术30g 党参30g 肉桂10g 黄芪80g
川牛膝30g 车前子30g 附子30g 巴戟天20g
党参30g 杜仲20g
5剂,水煎服,1日1剂,1日3次,1次150ml,饭后温服。
2021年06月08日电话回访患者家属,其家属诉其父小便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效果甚好,大大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并向患者家属转达陈老对患者的关切,建议患者购买济生肾气丸长服。患者家属向陈老表达敬佩与感激之情。
2、讨论:
(1)西医诊断:癃闭包括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无尿症。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路损伤、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脊髓炎等病所出现的尿潴留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无尿症。
(2)中医诊断:“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又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全无,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和闭虽有区别,但都是指排尿困难,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多合称为癃闭。
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东汉殇帝姓刘名隆,由于避讳,将癃改为“淋”,或改为“闭”。所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没有癃闭的名称,只有淋病和小便不利的记载。这一避讳影响极为深远,直至宋元,仍淋、癃不分。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淋,古谓之癃,名称不同也。”元·《丹溪心法》也只有小便不利和淋的记载,而没有癃闭的名称。明代以后,始将淋、癃分开,而各成为独立的疾病。
患者年老男性,小便不利,点滴不畅,闭塞不通,伴腰骶部疼痛,神疲,面色晦暗,下肢畏寒,为脾肾阳虚;舌质红,略暗,苔黄腻,脉滑数,属湿瘀阻滞。
3、春泽汤出自《证治准绳》,主治“气虚伤湿,小便不利”由五苓散加人参而成。
方中用辛温的桂枝直达下焦,温命门之火,恢复肾的气化功能,气化正常,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白术甘温,补脾燥湿利水,助脾气以转输,使水津能四布。茯苓、猪苓、泽泻通调三焦,利其水湿。全而用之,有运脾除湿,化气行水之功效。人参(党参代替)补气,甘寒滋阴,内具阳性,为生气化水之良品,水津代谢正常,使小便不利自除。患者神疲故加黄芪补益脾气,腰骶部疼痛、下肢怕冷,为肾阳亏虚之征,故加肉桂、川牛膝、附子、巴戟天、杜仲,冶以温补肾阳。湿淤互结故予车前子、王不留行、三棱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气,通阳利水,软坚散结之功。
陈老用方精准,为患者解除病痛,值得吾辈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