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老运用黄芪建中汤合春泽汤 治疗胃脘痛、淋症、便秘验案

日期:2021-06-02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747

1.何凤 师承学员,成都610000E-mail:1151753309@qq.com

                                                        2.陈学忠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传承班指导老师、四川成都 610000,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某某,52岁,以胃痛就诊。中医诊断:胃脘痛、淋症、便秘。辨证属阴阳气血俱虚。治以温中补气、通阳利水,黄芪建中汤合春泽汤加减治之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春泽汤、胃脘痛、淋症、便秘

一、病案

初诊:2021年4月26日。

主诉:胃痛、尿频、便秘,病史20年。

病人症状复杂,症状有:

(1)常年胃痛、烧灼,早起口臭、口干、口苦、喛气。

(2)小便频,白天10+次,晚上8次,如不解小便小腿会疼痛。小便问题华西、妇幼保健院治疗,诊断为膀胱括约肌过度活跃,服用“哈乐”类无效,近年已放弃治疗小便问题。

(3)便秘,10来日一解。

(4)睡眠不佳,遇事易激动、烦躁。

(5)右肋胁痛10年+。

(6)怕冷,手脚冷。

刻诊:舌体略胖浅齿痕舌质淡,薄脉细。

中医诊断:胃脘痛、淋症、便秘

辨证:阴阳气血俱虚

治法:益气健中、温养脾胃、通阳利水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春泽汤

黄芪30      桂枝30   白芍30   大枣30   

炙甘草15   党参30   茯苓30   白术30

           3  11剂,每天3次,饭后温服。

二诊:2021年4月29日

患者自述服药后现胃痛减,烧灼感减,但有点打嗝。小便大减,白天4-5次,夜尿1次。大便二日一次。睡眠可。

效不更方原方6剂。

追访,患者6剂后胃烧灼感、胃痛大减,口苦、口干、口臭已消;小便较正常,夜尿2次;大便一日一次;胁痛消,畏寒减。

患者求诊原是想解决胃痛问题,对于小便频、大便秘问题因多年四处求医医治无效自身已放弃治疗,此次竟也一并解决。小小方剂解决了其20余年令其倍受折磨的疾苦,花钱少、见效快,神奇的疗效,实在是让其叹服不已。

二、讨论:

1、西医诊断讨论。

(1)患都胃痛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目前没有特异性药物能逆转萎缩,以定期随访,早期发现不典型增生病灶及处理为主。

2)患者小便频在华西医院、妇幼保健医院等医院诊断为膀胱括约肌过度活跃。

2、中医辨证讨论

1)胃脘痛:

胃脘痛在中医诊断为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痛。《景岳全书·心腹痛》曰:“胃脘痛者,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多爆痛者多由前三证,渐痛者多由后四证”。患者以胃脘部疼痛,胀满,烧灼感为主要症状结合患者舌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平素畏寒,辨证为中焦虚寒脾气虚弱陈老指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如脾胃病久,则气血乏源;脾胃为阴阳升降之枢纽,升降失调,中焦失运。应治以益气健中、温养脾胃。

(2)淋症:

小便频在中医诊断为“淋症”。《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宣明五气篇》又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小便的排泄正常与否,取决于膀胱的气化功能。

肾气亏虚,“无阳则阴无以化”,温煦无权,膀胱开阖失约,故尿频、遗尿病发。本案患者病本在肾与膀胱。

患者为中老性,肾气亏虚,阳气失却温化,气化不及州都,脾失传输,水津代谢素乱,膀胱气化失职故见小便频数因此应治以温阳化气。

(3)便秘:

患者因脾胃虚弱,阴血不足,大肠阴津亏虚,传导不利,所以大便燥结,排便困难。大肠腑气不通,秽浊之气逆于上,故口臭;阴津亏虚,不能上承,故口干咽燥。

3、方剂讨论

(1)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为张仲景经方,见录于《金匮要略方论·血痹虚劳篇》,后世应用本方范围甚广。黄芪建中汤是以桂枝汤为基础方化裁而来,桂枝倍芍药加饴糖组成小建中汤,桂枝汤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倍用芍药加强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作用,加用饴糖以为君,意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以辛甘为主,佐以大量芍药,又有酸甘化阴之意,宜于中阳虚而营阴亦有不足之证。黄芪建中汤是在小建中汤基础上加黄芪一两半而成,增强益气建中之力,阳生阴长,诸虚不足之证自除。

结合本案,病人阴阳气血俱虚导致胃脘疼痛,津亏肠燥,以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柔肝理脾,滋阴和阳。中焦得健,脾气得运,阴血得升,故胃痛缓、大便畅。阴血得生,心神得宁,故夜能入寐。

2)春泽汤出自《证治准绳》,主治“气虚伤湿,小便不利”由五苓散加人参而成。

方中用辛温的桂枝直达下焦,温命门之火,恢复肾的气化功能,气化正常,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白术甘温,补脾燥湿利水,助脾气以转输,使水津能四布。茯苓、猪苓、泽泻通调三焦,利其水湿。全而用之,有运脾除湿,化气行水之功效。人参补气,甘寒滋阴,内具阳性,为生气化水之良品,水津代谢正常,使小便不利自除。

本案方剂中桂枝、茯苓、白术、党参组为春泽汤之意,通阳利水。

4、总结

此病案症状错综复杂,病史达20年之久,多方求医无效,为何如此精练小方立竿见影?全凭医者慎思、明辨,理论清晰,辨证精准,抽薪止沸,如鼓应桴。

神奇疗效让患者感激之余惊叹不已,让我等学生折服陈老学术自信之余,更是感叹于中医之神奇,也让我们看到祖国医学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仍有无穷生命力,我等更应努力学习、深入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