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狂证验案1例

日期:2019-09-21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716

                                 黄旖1,李明秀2

1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2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原方由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六味药组成,具有清养肺胃,降逆下气之功效。今陈学忠教授运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之狂证1例,疗效显著。

关键词:麦门冬汤;狂证;医案

1.病案

患者古某某,女,83岁,20190711日初诊。

现病史:患者以腹痛5天,伴意识障碍2为主诉就诊。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疼痛呈阵发性,痛处游离,无发热恶寒、腹泻等症状,于我院就诊,考虑“腹痛原因待诊:1)冠心病? 2)胸骨骨折? 3)胃炎? 4)其他?”,嘱患者禁饮禁食,予以西咪替丁保护胃黏膜,间苯三酚解痉,甘露醇灌肠,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后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障碍,答不切题,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胸痛,剑突下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纳眠一般,大便多日未解,小便可。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于陈老处就诊。

刻下症:神志欠清,答不切题,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胸痛,剑突下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纳眠一般,大便多日未解,小便可,面色萎黄,舌质嫩红,干燥乏津,苔白微腻,脉弦细数。

查体:神志欠清,对答不切题,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少许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2/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腹软,剑突下及中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神经系统:神志欠清,对答不切题,左侧巴宾斯基征(±)、戈登征(±),右侧病理征(-),四肢肌力及深浅感觉检查不配合。

辅助检查:血氨(生化):NH3 55.6 umol/L↑。颅脑、胸部、胸骨、肋骨、上下腹及盆腔CT检查,结果回示: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改变。两肺纹理增多结合临床。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少许钙化,心包、纵膈及两侧胸腔少量积液。腹主动脉少许钙化。两侧肋骨陈旧性骨折。

中医诊断:狂证(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健脾化痰

选方:麦门冬汤加减

具体方药如下:

          麦冬 90g     党参 30g     法半夏 15g    炙甘草 15g

          生姜 15g     山药 50g

                           中药4剂,每天一剂,每日三次,免煎200ml,水冲服。

20190715日患者二诊:患者神志欠清,精神可,时有对答不切题,定向力及记忆力下降,胸痛、剑突下疼痛不适较前减轻,夜间睡眠不佳,白日嗜睡,大便通畅。血氨已降至正常值。继续予中药前方山药加量至60g,加大枣15g,余不变,4剂。

20190722日患者三诊: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对答基本切题,反应稍迟钝,定向力及记忆力下降,未诉其它特殊不适。嘱患者继续予二诊方口服4剂。

2.讨论

癫狂属于“神志病”范畴,分为癫证和狂证,癫证主要表现为淡漠、沉默、抑郁、独语和少动喜静,狂证表现为亢奋、狂躁、毁物、打骂和喜动多怒等症状。癫狂病名首见于《内经》,《灵枢·癫狂病》载:“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脉解》又云:“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由此可以得出,癫狂的病因病机与火邪上扰及阴阳失调关系密切。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病程较短,辅助检查排出脑实质病变等。答不切题,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等症状,属于祖国医学“狂证”范畴,伴有大便多日未解,再加之面色萎黄,舌质嫩红,干燥乏津,苔白微腻,脉弦细数,可辩为阴虚火旺之证。患者形体偏瘦,考虑患者素体阴虚,《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阴虚,阴不制其阳,火热上扰清窍,则发为狂证,阴虚乏津,大便干燥难解,则糟粕难以排出,邪聚而成火,煎熬津液,故而加重病情。

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大(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原方由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 12 枚六味药组成。方中重用麦门冬养阴、清虚热,虚火炼液成痰,则用半夏下气化痰,其中麦门冬、半夏之量7:1,制约半夏温燥之性,去性存用。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养胃益气,气能生津,津液充沛,虚火自敛。故全方共奏清养肺胃,降逆下气之功效。故仲景用此方治疗“火逆上气,夹热气冲也;咽喉不利,肺燥津干也之虚热肺萎”[1]。但中医治疗,重在辨证论治,不拘于一病一方,故此方加减化裁亦可用于多种阴虚火旺之病症。

“治癫不离痰,治狂不离痰火”,是众多医家治疗癫狂的法则。故本医案选麦门冬汤加减滋阴降火,健脾化痰。方中重用麦门冬以滋阴降火,半夏化痰,变人参为党参,加之生姜补益脾胃,脾为生痰之源,故健脾以从根源上治痰,后三者虽为温燥之药,但重用麦冬可以制约其温性。易粳米为山药,兼补肺脾肾之气阴,大枣甘平,既能补气益中,又能滋脾生津,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滋阴降火,健脾化痰之功。

患者服药4剂后症状明显缓解,8剂后几乎如常人,全方寥寥几味中药,便能疗怪疾,旨在陈老辨证准确,临床经验丰富,让我们意识到学好并能灵活运用中医经典的重要性,我辈应像陈老学习,潜心读好中医经典,做好中医药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 魏荔彤 .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