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教授运用失眠合剂治疗不寐病1例
高秋莲1 李明秀2
1、作者简介:高秋莲,女,医学硕士,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青白江师承班学员,四川 青白江 610300 邮箱:444852908@qq.com
2、通讯作者:李明秀,女,医学硕士,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四川成都,610000 邮箱:xiuersmile@163.com
摘要: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结合各家学说,总结其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今遇一中年女性,失眠数月,近来明显加重,陈老投之以失眠合剂疗效显著。
关键词:不寐 阴阳失交 失眠合剂
病案
患者倪XX,女,49岁,2019年01月23日初诊。
主诉:失眠2月余,加重半月
现病史:2余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入睡尚可,易醒,醒后不易复睡,每日睡眠时间约3-4小时,伴心慌、心烦、潮热汗出。半月前患者失眠较前加重,睡眠时间约1-2小时,院外未口服安眠药物,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求诊于陈老,刻下症:失眠,入睡尚可,易醒,醒后不易复睡,每晚睡眠时间约1-2小时,伴心慌、心烦,时有潮热汗出,活动后感颈、肩及右肘关节针刺样疼痛,休息后缓解,月经紊乱,近半年来约2月行经一次,量多,伴血块,夜尿多,大便调,舌略胖浅齿痕,质淡红偏瘀暗,白苔,脉细。
诊断:不寐病(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阴阳失调)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调和阴阳
方药:失眠合剂加减
柴胡15g 龙骨30g 牡丹皮15g 丹参30g
川牛膝30g 肉桂3g 黄连10g 桔梗15g
枳壳15g 郁金15g 川芎15g 生地黄30g
葛根80g
3剂 每日一剂 煎服600ml 每天三次 每次200ml温服。
二诊:2018年01月28日,患者诉服第一剂药后睡眠时间较前延长,当晚可睡3小时,无心慌、心烦,潮热汗出减少,但感颈部、双肩、右肘关节疼痛加重,走窜或针刺样疼痛,可忍受,服第三剂药后感关节疼痛较前明显缓解,睡眠时间延长,约5小时,舌质淡略暗苔白,脉细,于上方加乳香、没药各5g以增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讨论:该患者为中年女性,处于七七之时,任脉渐虚,太冲脉渐衰,冲任失调,气血亏虚,不能充养胞宫,则见月经紊乱。肝体阴而用阳,肾中藏阴阳,肝肾亏虚,阴虚而阳亢于上,阴阳失交而见失眠。阴虚而内热生,迫津液外出,则见潮热汗出,虚热内扰心神,致心神不宁,故见心慌、心烦、失眠。虚热灼伤津液,血液粘滞,血行不畅而致血瘀,瘀血痹阻关节,不通则痛,故见颈、肩、肘部关节刺痛明显。结合患者舌脉,舌略胖浅齿痕,质淡红偏瘀暗,白苔,脉细,考虑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致阴阳失调,故致失眠诸证。
失眠合剂是陈学忠教授在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所创,此方是由血府逐瘀汤去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加黄连、肉桂、龙骨、丹皮、丹参、郁金,方中明显减少活血药物,增加了滋阴清热、交通心肾、重镇安神之品,重在调和阴阳以安神,主要用于治疗失眠日久的患者,在临床中疗效明显。方中柴胡疏理肝气,行气解郁,枳壳、桔梗升降相配,宽胸行气,川芎、牡丹皮、丹参行气、活血、化瘀,且牡丹皮、丹参亦可清热、凉血、安神,川牛膝活血通经,生地黄养血益阴,行气药与活血药、养阴药相伍,气行则血行,且使补而不滞,龙骨重镇安神,黄连降心火,肉桂温肾阳,两药寒热相配,交通心肾、水火既济,有交泰丸之义,患者感颈、肩、肘部疼痛,以太阳经脉为主,故加葛根主入太阳经脉以通利气血、舒筋通络。陈老方用失眠合剂以行气活血,滋阴清热,交泰丸交通心肾,心肾相交,使阴阳平和,则诸证自除。
该患者服第一剂药后即感睡眠时间较前延长,心烦、潮热汗出症状明显缓解,辨证准确,但患者感关节疼痛明显,考虑为药力未够,续服后症状明显缓解,二诊时陈老加乳香、没药以加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陈老于临证时紧抓患者主症,辨证准确,用药效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