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潜阳封髓丹治疗多发性口腔溃疡及舌炎

日期:2019-01-16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1291

潜阳封髓丹治疗多发性口腔溃疡及舌炎

辜小旅1           指导老师:杨霞2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四川成都  610075

2.四川省第二中医院  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舌炎、口腔扁平苔藓等口腔疾病仍属现代医学中的”疑难杂症”,其引起的口腔疼痛、烧灼等症严重影响患者说话、进食,老年人甚至继发引起消瘦、营养不良、抑郁、焦虑等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祖国医学运用”辨证论治”体系,结合现代用药情况及体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潜阳封髓丹  温上潜下法  舌炎  口腔溃疡  阳气

现代医疗环境对关于“寒邪”的认识日益缺乏,“一切皆为热痰湿”的观点随处可见,辛温刚烈的阳药用错“如君子之过,路人皆知”,而清解凉药用错乃“病情进展,人之常情”。为何温药如此难以发展、难以受到重视?近代著名医家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道出了原因:“凉药阴柔,隐害不觉;阳药刚暴,显患立现;譬如水火,水寒火热,犹药之有温凉也;水能死人,而人不知畏;火有殊功,而知者鲜。”在现代医疗体系下,出现了许多“药源性”虚寒体质,而正是因为此种条件,给潜阳封髓丹带来了更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笔者就跟随陈老科室查房期间,见证一病人多发性口腔溃疡及舌炎,陈老运用潜阳封髓丹温下潜下之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邱显群,女,78岁,反复发作口腔溃疡10余年,每次发作时服用”口疮颗粒””清火栀麦片”等”消炎”药物后自行缓解,半月前,患者口腔溃疡再次发作,自行服用”复方珍珠口疮颗粒”后病情无明显缓解,并且呈现加重趋势,表现为口腔溃疡增多、疼痛明显,伴舌痛,烧灼感明显,进食及说话均受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就诊于成都青羊区华康口腔黏膜门诊部,诊断为”多发性口腔溃疡、舌炎”,未进行治疗(无特殊治疗方案)3日前,患者因感冒后咳嗽、气紧就诊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予以静滴”沙星类”抗生素后咳嗽有所缓解,但口腔疼痛进一步加重,难以忍受,故就诊于我科,进一步治疗。症见:口腔中多发白色溃疡点,咽部稍充血,舌部及腮部黏膜可见淡红色丘疹及白色斑片,整个口腔疼痛、烧灼感明显,面色苍黄,体型瘦弱,平素怕冷、心慌、心悸、自汗、头晕,偶有双下肢水肿,纳眠差,舌嫩红,少苔少津,舌边尖、正中裂纹,脉弦细,大小便尚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舌脉,陈老辩证为”肾阳亏虚,虚阳上浮证”。

具体用药情况如下:

 1 2018.9.27一诊:

白芷 20g        当归 10g        炮姜 15g        砂仁 20g

盐黄柏 20g      龟甲胶 20g      白附片 20g      山药 60g

                                       中药2,每天一剂,免煎200,口服

服用上方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变化。

22018.9.29二诊:

白芷 20g        当归 10g        炮姜 15g        砂仁 20g

盐黄柏 20g      龟甲胶 20g      白附片 20g      山药 60g

                                     中药8,每天一剂,免煎200,口服

确认辨证准确,继续予以原方。

32018.10.11三诊:

白芷 15g        当归 15g        炮姜 15g        砂仁 30g

盐黄柏 30g      醋龟甲 30g      白附片 30g      山药 60g

龙骨 30g        牡蛎 30g

患者舌痛明显缓解,进食量增大,言语较前清晰,用药起效,加大附片剂量,同时加用龙骨、牡蛎敛阴潜阳、镇静安神。

42018.10.15四诊:

白芷 15g        当归 15g       炮姜 15g       砂仁 30g

盐黄柏 30g      醋龟甲 30g     白附片 30g     山药 60g

龙骨 30g        牡蛎 30g       丹参 30g

                                     中药4,每天一剂,免煎200,口服

患者自诉舌痛及舌烧灼感减轻约70%,面露喜悦,进食量大增,予以丹参凉血活血安神。

52018.10.22五诊:

白芷 15g         当归 15g         炮姜 20g          砂仁 30g

盐黄柏 30g       醋龟甲 30g       白附片 30g        山药 80g

龙骨 30g         牡蛎 30g         丹参 30g          肉桂 10g

                                     中药4,每天一剂,免煎200,口服

患者舌痛较10.15日进一步好转,安排出院,继续予以上方治疗,门诊随访。

业师对阳虚的认识具有其独到之处,尤其在辨识真气上浮、虚阳外越上,能在整体的指导下,辨识真寒假热。此患者其本在于肾水寒,阴气隆盛,而出现双下肢水肿、恶风、极易外感、体弱、冷汗自出;阴寒内盛,逼阳外越,而出现反复口腔黏膜溃疡、咽痛、咳嗽、头晕、舌红少苔少津等一派“热象”,此种证型只有采用温阳潜阳,兼以清上亢之阴火,才可奏效。对于此种证型,业师喜用郑钦安先生之法,“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合用潜阳丹和封髓丹,温补阳气,下潜上浮之阴火,方中砂仁辛甘化阳,配黄柏调和水火;龟板通阴助阳,配附子潜阳通阴;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整方温清并举,寒热互调,即不古过于温燥,也不过于寒凉,以温为主。

《黄帝内经》中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阳气是人身立命之本,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少一分阳气,少一分生机,人的智商、生长发育、抗病能力、甚至意志的坚定程度、思维的快慢等,都跟阳气密切相关。《扶阳讲记》中言: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 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阳就是人体的卫兵,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故在日常诊疗疾病时,必须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疗治疗现状及当代体质特征、病史、用药情况、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运用整体的思维去辨证分析,才可辩证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