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潜阳封髓丹治疗舌痛证验案

日期:2018-12-28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299

陈学忠教授潜阳封髓丹治疗舌痛证验案

马群英1  陈学忠2

作者简介:马群英,女,眉山市彭山区谢家石山村卫生站、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彭山班学员,156256992@qq.com。

指导老师: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通过分享陈学忠老师潜阳封髓丹治疗舌痛证验案一则,体会潜阳封髓丹临床应用。

关键词:陈学忠 潜阳封髓丹 舌痛

 

陈学忠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有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经验。擅长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头痛、汗证、痤疮、三叉神经痛、阴痒等疑难杂症,今分享陈学忠老师治疗舌痛验案一则,以见陈老潜阳封髓丹应用之一斑。

案例

XX,男,69岁,彭山谢家人,初诊时间:2018年11月6日下午。

主诉:反复舌下疼痛半月。

现病史:半月前,患者食辛辣后感舌下疼痛,自己间断服用清热类中成药、抗菌药物(具体不详)、外涂冰硼散等均无好转,并渐感咽喉疼痛,伴吞咽困难。10天前改肌注抗菌药物三天后,舌下和咽部肿痛稍好转,仍反复肿痛,时有加重,进食困难,以流质饮食为主,患者痛苦不堪。

既往史:有慢性胃炎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有饮酒史,已戒酒1年。平素稍怕冷。

刻诊:舌下及咽部疼痛,睡眠近日因疼痛略有影响。口不干,怕冷,无夜尿,大便正常。舌下肿胀,色偏红,咽部暗红,舌体胖质嫩红略暗少苔,脉细数。

中医诊断:舌痛

辨证分型:虚阳上浮

治则治法:温肾潜阳

处方:潜阳封髓丹

白附片30g    灸甘草15g   干姜15g     醋龟甲20g  

盐黄柏20 g   当归12 g    白芷12 g    肉桂10 g   

砂仁15 g(后下)

医嘱:3剂,每日1剂,两煎,煎取450ml,每日三次服;建议患者每晚取假牙,减少假牙对舌下的刺激,利于红肿痛的改善与恢复。

随访:患者当日即煎服中药,停用其它药物。至次日午共服中药2次后即感舌下及咽喉疼痛缓解,次日晚感疼痛减轻改善了50%。服药1剂后疼痛全消,舌下肿胀消退。1月后随访,病情无反复。

  二、讨论

舌痛,证名,见《中医临证备要》。指舌有灼痛,或辣痛,或麻痛,或涩痛等感觉的现象。疼痛的部位可在舌尖、舌边、舌心、舌根或全舌等不同部位。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脾之大络系舌本,肝肾之络也通舌本,故舌痛与心、脾、肝肾均相关[1]。辨证多认为与火热或阴虚有关。由火热上炎所致者,症见舌上起红刺,舌痛而难举。治宜清热泻火。用黄连解毒汤、导赤散等加减。由阴液伤者,症见口舌干燥而痛,或舌光剥。治宜养阴清热。可选用甘露饮、六味地黄汤等加减[2]。西医认为舌痛的原因很多,与感染、维生素缺乏、心理因素等均有关系[3]。

该患者老年男性,因食辛辣食物发病,起病较急,表现为舌下肿胀疼痛为主,多认为属火热实证,故前期予以清热解毒等方法,然病情无缓解,反加重致咽喉疼痛。陈老独具慧眼,抓住患者怕冷,结合患者舌脉象,判断患者为阳虚虚阳上越,属本虚标实之症,果断选用潜阳封髓丹。

潜阳封髓丹是由潜阳丹(砂仁、附子、干姜、龟板、甘草);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组成。陈老将该方广泛应用于肾阳虚衰,虚阳上越之症。方用附片温补肾阳,干姜温阳散寒,龟甲滋阴平肝潜阳,黄柏清降相火,肉桂引火归元,交通于心肾,砂仁运化中焦,开阴阳升降之通路。加入当归活血袪瘀,白芷消肿止痛。全方温阳补肾,滋阴降火,平衡肾中阴阳,治疗命门火虚、下焦阴寒过盛,逼阳上浮之虚火,达到引火归元,以消阴翳的目的。

患者仅服药2次即见佳效,服药1剂肿胀疼痛全消。我等见患者舌质嫰红,畏其阴伤,不敢予以温阳之剂,唯陈老言患者老年怕冷,即便阴阳两伤,此时仍以阳虚虚阳上越为主要病机,治以温肾潜阳为要。可见辨证精准,确可效如桴鼓。陈老临证时思维之敏捷,用药之精炼,是我等学习的楷模。

 

 

文献:

王素丹. 舌痛和舌裂的中医疗法[N]. 中药报,2001-11-09(002).

李朝辉. 常见舌痛辨治举隅[N]. 中国中医药报,2013-06-21(005).

刘加林,王人可,梁传余.舌痛常见病因的分析[J].四川医学,2007(10):1096-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