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教授运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腰痛1例
高秋莲1 李明秀2
1、作者简介:高秋莲,女,医学硕士,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四川 青白江 610300 邮箱:444852908@qq.com/
2、通讯作者:李明秀,女,医学硕士,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四川成都,610000 邮箱:xiuersmile@163.com
摘要:身痛逐瘀汤由清代王清任所创,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组成,有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瘀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臂、腰腿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陈学忠教授临证时运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腰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腰痛 肾虚血瘀 身痛逐瘀汤
病案
患者张XX,女,67岁,2018年09月17日初诊。
主诉:反复腰痛1年余,复发加重2月
现病史:1余年前患者于弯腰时感腰部酸软疼痛,可耐受,无畏寒发热,无肢体麻木、行走困难,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未予以重视,未经治疗。2月前患者感腰痛较前加重,伴腰部僵硬,左侧下肢疼痛,无肢体麻木,院外行推拿按摩后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求诊于陈老,刻下症:腰部酸软疼痛,弯腰时明显,纳眠差,夜尿2次/晚,大便调,舌略胖大偏暗白苔,脉沉细。
诊断:腰痛(肾虚血瘀、经络痹阻)
治法:补肾养血、行气活血、通痹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鸡血藤50g 川牛膝30g 地龙15g 羌活15g
秦艽15g 当归15g 川芎15g 炒乳香10g
炒没药10g 寄生30g 防己30g 炙甘草15g
5剂 一剂二煎 分三次服。
二诊:2018年09月26日,患者诉服第一剂药后感腰背部疼痛明显,可忍受,持续2天,为进一步治疗,继续服药,服完5剂药后,腰痛较前好转百分之八十,左侧下肢疼痛较前明显缓解,舌略胖浅齿痕质淡红偏暗薄白苔,脉细,于上方加醋香附10g以加强行气活血之功。后电话随访,患者诉腰腿痛较前缓解百分之九十,无肢体麻木等不适。
讨论:王清任在《医林改错·痹证有瘀血说》云:“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证……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王清任认为,在治疗痹证过程中,不能总用祛风寒、除湿热、补肾阴之剂,患病日久,风寒、湿热、虚弱致血行不畅,进而导致瘀血,不通则痛,从而引起的肩臂、腰腿、周身疼痛,古方用之不效,可用身痛逐瘀汤以活血行气止痛。 “身痛逐瘀汤,秦艽一钱,川芎二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甘草二钱,羌活一钱,没药二钱,当归三钱,灵脂(炒)二钱,香附一钱,牛膝三钱,地龙(去土)二钱。水煎服。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耆一二两”,方中秦艽、羌活散寒除湿止痛,川芎、香附、五灵脂、没药行气活血止痛,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活血养血,牛膝活血通经,地龙通络,全方配伍,以行气活血止痛,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思路。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年老体虚,肝肾不足,肝主筋,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肝肾亏虚,则腰府、筋脉失养,故见腰痛。精血同源,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脉运行,血行不畅而致瘀,瘀血痹阻经脉腰腿部经脉,不通则痛,亦见腰痛、腿痛,陈老结合患者舌脉,考虑为肾虚血瘀、经络痹阻所致,故予以身痛逐瘀汤加减以补肾填精、行气活血、通痹止痛。
一诊中陈老于身痛逐瘀汤中减五灵脂,加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防己祛风湿止痛,加没药加强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患者服药后感腰背疼痛明显,考虑为瘀血痹阻日久,非一日所达,经脉不通则痛,继续服药后,气血通畅,通则不痛。
陈老在临证时善用经方,是其对病患病因病机把握准确,辨证准确,用药准确,故疗效显著,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