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腹胀一例
王丽红1 陈学忠2
作者介绍:王丽红,女,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室双流区中医医院师承班学员,四川成都双流区610200,邮箱:285434294@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漆某某,女,60岁,因“腹胀、便秘4天”入院,西医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中医诊断为“腹胀”,柴芩承气汤口服及灌肠效差,陈学忠查房后处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愈。
关键词:腹胀,半夏泻心汤
医案
患者漆某某,女,60岁,2018-08-05入院。
主诉:腹胀、便秘4天。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剑突下隐痛,嗳气、反酸,无恶心呕吐,4天未解大便,偶有矢气。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具体情况不详)。门诊腹部立卧位DR检查提示不全性肠梗阻,结肠内大量粪石影。入院后给予柴芩承气汤口服及灌肠治疗2天,灌肠后解出大量粪块,停灌肠药物后自解少量大便,仍诉腹胀明显,剑突下隐痛不适,复查腹部立卧位DR提示:右中下腹见多个小气液平,仍提示肠梗阻,建议必要时CT检查,患者及家属不悦,对治疗效果不满意。2018-08-07适逢陈老来我科查房。
刻诊:胃脘胀满,隐痛,嗳气,口干口苦,微咳,痰稀薄,舌淡胖,边有齿痕,薄黄腻苔,脉细滑。
西医诊断:1.不全性肠梗阻 2.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腹胀(寒热错杂证)
治法: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法半夏30g 干姜30g 黄芩15g 黄连9g
党参3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柴胡15g
桔梗15g 薏苡仁60g
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三次。
患者服完两剂后诉腹胀、嗳气好转,仍胃脘隐痛,两日解大便一次,矢气较多。继续原方不变服完2剂后,患者喜出望外,诉腹胀、腹痛完全消失,每日可自解大便,口干口苦及咳嗽症状一并消除。2018-08-11腹部CT检查未见异常,患者于2018-08-12出院。
按: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因无半表证,故去解表之柴胡、生姜,痞因寒热错杂而成,故加寒热平调之黄连、干姜,变和解少阳之剂,而为调和肠胃之方。后世师其法,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症。陈老灵活运用此方,患者以胃脘胀满为主,并无呕吐,肠鸣下利,反而大便不通,但仍属“痞证”范畴,处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本方中法夏、干姜辛温散寒,黄芩、黄连苦寒降泄除热,佐以党参、大枣、炙甘草甘温,以补脾胃之虚,而复其升降之职。陈老考虑患者咳嗽,口干口苦,半表证未尽,故加柴胡和解少阳,加桔梗利咽祛痰,加薏苡仁健脾除湿,兼有通便功效。诸药配合,为辛开苦降,寒温并用,阴阳并调之法,从而达到恢复中焦升降、消除痞满的目的。
陈老推崇经方,但又不拘泥于经方条文,临证总是能灵活变通,通过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而取得显著疗效,吾辈当勤加学习才能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