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柯1,陈学忠2
(1.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双流 61020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作者介绍:肖柯,女,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室双流区中医医院师承班学员,四川成都双流区610200,邮箱:16126305@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何某,女,49岁,以“反复头痛10余年”就诊。中医诊断:头痛。辨证属肝肾不足,邪风上扰。治以滋补肝肾,柔肝熄风止痛。以柔肝熄风汤加味治之。
关键词:柔肝熄风汤;头痛;医案
1.病案:
何某,女,49岁,2018年2月6日初诊。
患者以“反复头痛10余年”为主诉就诊。10余年前患者出现头痛,以头顶及前额游走性疼痛为主,呈间断性,生气或感冒后可诱发或加重。发作时不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头晕乏力、肢体功能障碍等。反复就诊,口服西药后症状可缓解,病情易反复。未中药治疗。自述3年前发现血压偏高,一般150/100-110mmHg。今诊室血压:Bp170/11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具体不详)。自述腰痛2年,月经紊乱,时有潮热汗出病史1年余。长期大便时干时稀,一日1-2次/天,纳眠及小便可。近日患者在双流区中医院门诊大厅见陈老简介,遂求治于陈老处。
刻下症:神不佳,焦虑貌,面色晦暗,舌体胖大,浅齿印,舌质淡薄白苔,脉沉细弦。
查体:无特殊。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头痛(肝肾不足,邪风上扰)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2级 中危)
治法:滋补肝肾,柔肝熄风止痛。
选方: 柔肝熄风汤加味;
用药:葛根80g 怀牛膝30g 川牛膝30g 白芍20g
丹参30g 生山楂30g 天麻15g 龙骨30g
牡蛎30g 川芎30g 白芷30g 蔓荆子30g
7剂 两日一剂,水煎取汁900ml,每次150ml,1日3次,饭后温服。
考虑患者多次血压偏高,同时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5mg qd+倍他洛克 23.5mg qd口服降血压治疗。
2018年5月29日患者二诊,患者诉头痛明显好转,血压一般在130/80mmHg左右。一周服用两三次降压药。未服用降压药当天测血压亦在130/80mmHg左右。困扰两年的腰痛也得到缓解。此次因他病就诊。
2. 讨论:
头痛是一个最常见的自觉症状,可见于许多急、慢性疾病的发作过程中。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病位有局部与全身的关系,证候有寒热虚实之辨,既涉及脏腑、经络,又与五官有联系。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首,其位最高;脑为元神之府,其用最灵。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内而脏腑,外而经络,统帅全身。若遇外感诸邪,上犯巅顶,经络之气失于舒展,则为头痛。又或内伤诸不足,精血无以上荣于脑,或瘀滞、痰浊,壅阻不通,或情志不遂、肝阳上扰,均可引起头痛。头痛的治疗“须分内外虚实”(《医碥·头痛》),外感所致属实,治疗当以祛邪活络为主,视其邪气性质之不同,分别采用祛风、散寒、化湿、清热等法,外感以风为主,故强调风药的使用。内伤所致多虚,治疗以补虚为要,视其所虚,分别采用益气升清、滋阴养血、益肾填精,若因风阳上亢则治以熄风潜阳,因痰瘀阻络又当化痰活血为法。虚实夹杂,扶正祛邪并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该女性患者四十九岁,肾精渐亏,肾气渐衰。患者头痛,以头顶及前额游走性疼痛为主,呈间断性。考虑风邪上扰引起的头痛。患者久病多瘀,虚实夹杂。同时患者伴有腰痛、月经紊乱、血压偏高、潮热汗出症状,结合舌脉,中医辨病辨证为头痛(肝肾不足,邪风上扰)。
柔肝熄风汤为陈老经验方。方中组成为葛根、怀牛膝、川牛膝、白芍、丹参、生地黄、川芎、天麻、龙骨、牡蛎、生山楂。方中葛根用量重达80g。传统中医认为葛根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葛根具有抗氧化降血脂作用。葛根总葛酮和葛根素能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显著降低,血压下降。葛根素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高局部微血流量;葛根总黄酮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微循环和外周循环。方中怀牛膝与川牛膝同用,怀牛膝善补肝肾之阴,川牛膝善于活血通经,引血下行。二药同用,互补其不足,共凑补肝肾、活血通经之功。生地黄助牛膝滋补肝肾;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宜平宜柔宜缓,方中天麻平肝熄风,白芍柔肝缓急;肝肾阴不足,肝阳易偏亢,予龙骨、牡蛎平肝潜阳;同时配伍川芎、丹参、生山楂活血化瘀。全方共凑滋补肝肾,柔肝熄风之功。该患者头痛明显,陈老加重川芎用量,取其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又恐外风袭表,内外相应,加用白芷、蔓荆子疏外风而止痛。患者头痛达10余年,发现血压高3年。苦于不能根除病痛。陈老善于抓住患者病因、病机,辨证之准确,西为中用,运用中西结合疗法,真正做到药到病除,确是我等学习之榜样,追崇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