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老师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腹痛医案一则
王丽红1 陈学忠2
作者介绍:王丽红,女,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室双流区中医医院师承班学员,四川成都双流区610200,邮箱:285434294@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陈学忠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1例脾阳虚证型腹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腹痛 附子理中汤 脾阳虚 陈学忠
医案
患者:李XX,女,67岁,2018年04月12日就诊。
主诉:腹痛2月。
现病史:近2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每晚夜间12点左右出现中上腹痛,以胀痛为主,持续约1小时自行缓解,白天无腹痛,夜间进食多易发作,无呕吐,大便正常,食欲正常,平素畏寒肢冷,院外口服中西药无效。1周前患者因眩晕伴呕吐入住我科,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经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后眩晕、呕吐好转,仍腹痛,行腹部彩超、血、尿淀粉酶等相关检查未见异常,给予服用砂仁、木香、厚朴等行气止痛药物无效,针刺上脘、中脘、足三里亦无效。适逢陈老来我科查房。刻诊:患者每晚12点左右腹胀痛,畏寒肢冷,舌胖大浅齿痕,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腹痛 (脾阳虚证)
治法: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方药:附子理中汤
党参30g 干姜30g 炒白术30g 附片30g
炙甘草15g
2剂,一日一剂,水煎服
当晚服药100ml,次日查房,患者诉昨晚无腹胀痛,要求出院,予原方6剂带药出院,嘱门诊随访。1周后电话随访,患者诉未再出现腹胀痛不适,畏寒肢冷明显好转。
分析:理中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太阴病的主方,治疗“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霍乱,头痛身热,寒多不用水者”。主治脾胃虚寒证,体现了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的治法。夜间12点属于子时,正值人体阳气虚弱,结合患者畏寒肢冷及舌脉陈老辨证为脾阳虚证,处以附子理中汤,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中祛寒,扶阳抑阴,加入附子一药,其温中散寒之力更强,且能温肾。人参为臣甘温入脾,补中益气,培补后天之本,气旺而阳亦复,陈老考虑人参价格昂贵,故易为大剂量党参。脾为湿土,中虚不运,必生寒湿,故又以甘苦温燥之白术,燥湿健脾,健运中焦,投脾之所喜,是为佐药,炙甘草,性温具补,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用之为使。统观全方,药仅五味,温补并行而以温为主,药少力专,使寒气去,阳气复,中气得补,健运有权,脾阳虚诸证可除矣。
陈老曾用理中汤治疗1例腹胀“每日凌晨3点出现,5点左右自行缓解”取得了甚好疗效,可见只要辨证准确,就可药到病除,陈老敏捷果断的思维方式令学生佩服,干净利落的处方风格是我等追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