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老师运用安中散加减治疗腹痛医案一则

日期:2018-05-01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629

陈学忠老师运用安中散加减治疗腹痛医案一则

佟玲艳  陈学忠

作者介绍:佟玲艳,女,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室彭山区中医医院师承班学员,四川眉山市彭山区620860,邮箱:260775415@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陈学忠运用安中散治疗1例寒邪犯胃型腹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腹痛 安中散 寒邪犯胃 陈学忠

 医案

患者:袁某,女,39, 2018.03.06就诊。

主诉:胃痛1周。

现病史:1周前患者因起居饮食不慎出现胃痛不适,为隐痛,呈阵发性,夜间疼痛稍显,按压或局部热敷后可有所缓解,伴轻微胃胀,偶有嗳气,长期大便不成形,每日1-2次,不伴恶寒、发热,不伴头昏、头痛,不伴流涕、喷嚏,不伴恶心呕吐,不伴反酸及胃脘部烧灼样不适,不伴呕血及便血,未经诊治,今日就医。

中医望闻切诊:颜面稍少华,气息平和,语音清晰,语声有力,舌体略胖大,浅齿印,舌质淡,薄白苔,脉弦。

辨病:胃痛(寒邪犯胃证)

治法: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

肉桂10g    延胡索15g     高良姜20g     砂仁15g(后下)

牡蛎30g    炙甘草15g     白芍15g       小茴香10g

6剂,水煎取汁,一日一剂,每日3

2018.04.04二诊:诉服一剂即感明显好转,腹胀痛减轻,6剂服完已无不适。

分析:患者长期大便不成形,平素脾胃不佳,现以胃胀痛、胃胀、夜间痛、嗳气为主症,中医辨病应为胃痛。《素问》说:“寒气客于肠胃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寒邪犯胃,阳气被遏,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故见胃脘部疼痛。寒邪得温而散,遇冷则凝,故进食生冷饮食疼痛加重,进食热饮后疼痛可缓解。舌质淡,薄白苔均为寒邪之象。故治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选方安中散加减。安中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方由玄胡索、高良姜、干姜、小茴香、肉桂、牡蛎、甘草组成,具有行气散寒止痛之效。方中用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可温中散寒止痛,延胡索行气止痛,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可行气调中、和胃,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可散寒止痛、理气和胃,《本草汇言》:温中快气之药也。肉桂可温里散寒止痛,牡蛎咸、涩,微寒,归肝胆肾经,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之效,可和胃止痛、制酸,并能潜阳,以防温热过度,白芍味苦、微寒,归肝脾经,可酸甘养血敛阴、柔急止痛、调和肝脾,配甘草为芍药甘草汤之应用,该方来自《伤寒论》,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所致诸症,具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之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效。陈老辨证之准确,真正做到药到病除,确是我等追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