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老师运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头痛
(高小军: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彭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师承班学员,四川成都彭州市 611930。2. 陈学忠( 通讯作者)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彭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师承班指导老师、四川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高小军,女,四川成都彭州中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 E-mail:83948042@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茱萸汤出自《伤寒论》。本方主治寒饮冲逆,应用于胃肠及头脑诸症,均有惊人的疗效。
关键词:吴茱萸汤 头痛 陈学忠
姓名:刘书英 性别:女 年龄:69岁
初诊时间:2018.3.20
主诉:阵发性头痛1+年,复发10+天。
现病史: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呈搏动样,头痛部位游走不定,疼痛能忍,伴多梦、恶心欲呕、打嗝,无明显缓解及加重因素。予口服止痛药(具体不详)后好转。10天前,患者上述症状复发,在我院行头颅CT提示:1.脑内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并部分软化灶形成。2.轻度脑萎缩。3.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管壁钙化。考虑“血管神经性头痛”,予血塞通针改善循环、罗通定片止痛等治疗,症状无好转。舌淡胖有齿印,苔白,脉弦。
诊断:头痛(肝胃虚寒)
治法:散寒温胃止呕
方药:吴茱萸汤加味
吴茱萸10g 党参30g 大枣30g 生姜5片
炙甘草15g
3剂,一日一剂,一日三次。
2018.3.23二诊:患者经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恶心欲呕、打嗝、多梦症状好转,舌淡胖,苔薄白,脉弦。继续在前方的基础上加茯苓15g,3剂,每日一剂,一日三次。
2018.4.2随访,患者头痛缓解,未再感恶心欲呕,无打嗝,夜间睡眠佳。
分析:吴茱萸汤出自于《伤寒论》,《伤寒论》见“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另《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胃肠,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患者恶心欲呕,舌淡胖有齿印,苔白,脉弦,辨证考虑与肝胃有关,胃中虚寒,治宜散寒温胃止呕。方中吴茱萸辛温,归肝肾脾胃经,《神农本草经》有“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之说,故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为臣药,以助吴茱萸之力,佐以党参补脾益气以补虚,大枣、甘草益气补脾,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散寒温胃止呕之效。因此患者症状减轻,复诊时加茯苓以健脾安神,药毕病愈。
从此病例看,陈老辨证精准,选方准确,故见疗效显著,是我们学习之榜样。
参考文献:
1. 《伤寒论》见“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2.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胃肠,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3. 《神农本草经》“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