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运用薯蓣饮合参赭镇气汤治疗虚喘病验案1则

日期:2016-06-21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579

颜红玉1,陈学忠2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颜红玉(19887-),女,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级本科学士学位,青白江区中医医院,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学术继承人,77161991@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陈某,男,80岁,以“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气喘、胸闷4月余”就诊。中医诊断:肺胀病(虚喘)。辨证属肺肾亏虚。治以补肺纳肾。用薯蓣饮合参赭镇气汤加减而愈。

关键词:薯蓣饮 参赭镇气汤;肺胀虚喘;医案

陈学忠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遣方用药遵从古法又独具匠心,笔者有幸从师侍诊,收益颇多,其中,陈老应用薯蓣饮合参赭镇气汤效果颇佳,现将验案总结如下:

患者陈某,男,80岁,初诊:2014804日。患者以“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气喘、胸闷4月余”就诊。诉4月前因受凉后开始出现气喘、胸闷,偶有咳嗽、咯痰,呈白色泡沫样痰,量少,易咯,无畏寒、发热,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现症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纳差,眠差,小便次数多,每次量少,夜尿3-4次,大便偏干。查肝肾功、二便常规均未发现异常,胸片:双肺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征象。

 

中医诊断:肺胀病(虚喘)。辨证属肺肾亏虚。治以补肺纳肾

方用薯蓣饮合参赭镇气汤加减:

       100g       30g         30g    山茱萸肉 30g

       10g      生龙骨 30g         30g    生晒参 15g

     淫羊藿 30g      生紫苏子 30g       15g    煅赭石 30g

     生牡蛎 30g              

用法:中草药处方 2剂 每日1剂 水煎500ml 3次 饭后温服

二诊:811日,患者诉偶有咳嗽,咯白色少量粘稠痰液,可咯出,气喘、胸闷较前好转。小便次数较前减少,量可,夜尿2次,大便偏干。舌体略胖大边有齿痕,质淡,苔少,脉略沉。继以上方加五味子12g、麦冬10g养阴生津。服3剂。

再诊:818日,患者气喘、咳嗽明显好转,咯痰量减少,食纳可,夜眠可,小便可,夜尿约1次或无。舌体略胖大边齿痕,质淡,苔薄白,脉略沉。继上方加附片温肾阳,予5剂。追访,病情平稳,气喘明显缓解。

按:患者系老年男性,起病缓,病程10余年,以“气喘、咳嗽、咯痰、胸闷、夜尿频繁”为主要表现。诸病源候论之咳逆短气候》:“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突出论述肺胀病机为肺虚反复为邪所乘,久病肺虚是其发病基础。肺肾两虚,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故呼吸浅短难续。肺肾虚弱,痰饮犯肺,故咳嗽,痰色白如泡沫,咯吐不利。气机不利,气滞胸中,则胸满闷。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故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为肺肾亏虚之征。患者老年,肺肾两虚,肾不纳气,故见气喘,呼吸浅短难续,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声低气怯。肺肾虚弱,痰饮犯肺,故咳嗽,痰色白如泡沫。气机不利,气滞胸中,则胸闷。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故小便清长,舌体胖大边齿痕,质淡,苔白,脉沉,为肺肾亏虚之征,故辨证为“肺肾亏虚。治疗上予以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方中用人参补元气而固脱;山萸肉健脾益肾,以助人参而补养阴阳。赭石重镇降逆,开胸膈,坠痰涎与人参相伍,可起到固元阳而镇逆气的作用。人参、赭石并用,首见于仲景《伤寒论》中之旋复代赭汤,一补一降,可使上逆之气下行而固守不散。生牡蛎、生龙骨摄纳浮气;芡实、白芍益肝肾而收敛浮散之气;苏子降气平喘,祛痰开郁,助赭石以降逆气。陈皮行气疏胸。淫羊藿补肾虚,助阳,收敛固涩。诸药相合,使欲脱之元气得补。冲逆之气得以镇降,浮散之气得以收摄,则上逆之阴阳复归其它,元气得以固守,喘即得以平息。锡纯悟知其妙而立参赭镇气。

二诊由于患者诉偶有咳嗽,咯白色少量粘稠痰液,可咯出,气喘、胸闷较前好转。小便次数较前减少,量可,夜尿2次,大便偏干。舌体略胖大边有齿痕,质淡,苔少,脉略沉。加用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益肺。

讨论:喘证,病多缠绵,及至老年,肾气虚衰,其症尤重。恰如张景岳所说:“虚喘之证,若脾肺气虚者,不过在中、上二焦,化源未亏,其病则深。”(《景岳全书》)盖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肺失宣降则气逆上冲,肾不摄纳则呼多吸少,故喘促息急,张口抬肩,气息逆乱,不得平卧,甚则畏寒,冷汗,浮肿。此系肾阳衰微,卫外不固,水不得化所致。临床上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的老年患者在发作期多见这些症状。故治疗老年喘证宜以益肾降逆为要。对于老年长期喘甚伴夜尿频繁者,由于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若迁延不愈,累及于肾,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亦可气逆于肺而为喘。则一味薯蓣饮合参赭镇气汤往往能收效,故治疗当抓病本,兼顾其他,故能尽快见到奇效。此病案体现了陈老临证时的严谨、细致、辨证思路的清晰和诊治技术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