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老师柴胡桂枝汤应用病案分析

日期:2016-05-16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admin 阅读:411

xx,男,71岁,病历号36060

主诉:右侧肢体功能障碍48

现病史:48天前(201581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并伴有头晕、头痛、呕吐,大小便失禁。在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左侧基底区脑出血,行左额颞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去骨减压术,术后予止血、营养神经、控制血压等处理后转入彭山区人民医院继续治疗,转入时并发有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发热等症状好转。患者为康复肢体功能,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脑出血术后收入我科。

辅助检查示:

血常规:WBC:9.46*10^9/LN:76.30%L:17.20%Hb:117.00g/LPLT:121.00*10^9/L

尿常规:隐血(-),白细胞(3+),蛋白质(-),葡萄糖(-)。

肝肾功、电解质回报正常。

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异常,T波倒置。

头颅CT2015.08.16,双桥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片号8725,未见报告单)读片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入院诊断:中医: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

            西医:1.脑出血术后(恢复期)

                  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3.肺部感染

                  4.尿路感染

                  5.左颞顶部颅骨缺失

   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入院后当夜感头痛,次日体温升高37.5°C,复查头颅CT:未见新出血灶,原出血灶密度减低,双侧侧脑室顶部旁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考虑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引起发热,予帕珠沙星0.3gbid抗感染;沐舒坦30mgbid化痰;2日后体温正常。

     入院后第10日体温再次升高,维持37.5-38.5°C之间,面色潮红,舌质红,苔白,脉弦数。

查体:神清,查体不合作,双肺呼吸音粗。

先后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二便常规、肝肾功均未见异常。

     发热第6日,陈学忠主任中医师到我院查房,邀诊,症见:T38.4°C,神差、失语、裹厚被、皮肤湿润,舌质淡苔白,脉细数。家属诉略有躁烦。

诊断:太少合病

治疗:柴胡桂枝汤

    柴胡15g  桂枝15g   赤芍15g      白芍10g

    黄芩15g  法半夏30g 党参3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生姜3

       水煎饭后温服,一日三次

   同方先后服药三副,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分析

患者脑出血术后2月,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因沟通困难,主治医师不知患者苦,治疗茫然不知方向。陈老细心观察,于细微中见病机,患者恶风裹被,皮肤潮湿,汗出;略显烦躁,提示患者感周身不适,支节烦疼。陈老分析患者中风,气血亏虚,经络瘀阻;在康复治疗中不慎外感风寒之邪。据《伤寒论》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体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直取病机,三剂而愈。

   (王洪川,指导老师:陈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