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老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潮热汗出验案一则

日期:2018-11-26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400

陈学忠老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潮热汗出验案一则                

  秦溢1   陈学忠2

1.新繁中心卫生院,四川成都61050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610031

1.作者简介:秦溢,女,新繁中心卫生院,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新都师承班学员。

2.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965@sina.com

摘要:陈学忠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暗熟中医经典,中医造诣深厚,善用经方治疗疑难病,以潜阳封髓丹治疗潮热汗出一例,疗效满意。

关键词:潮热汗出;温肾潜阳; 潜阳封髓丹;医案。

   潮热是指病人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潮热在临床中可病因多阴虚、阳虚、湿热、血瘀、阳明潮热等。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会出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陈学忠老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辩证施治,予以潜阳封髓丹治疗加减治疗潮热汗出,疗效确切,现将病案总结如下:

蒋某,女,62岁,初诊:20180926日。

   患者因“潮热汗出30+年”来诊。30多年来,患者不明原因反复出现潮热,背心发热明显,汗出、口干,汗后衣服湿透、心里难受,伴有手足冷、口苦,食纳可,大便11次,量少,成形,解小便烧灼感,在院外服用清热药物反复治疗,疗效差,具体不详,患者痛苦不堪。刻诊:潮热、汗出、口干,背心发热明显,伴有手足冷、口苦、眼干,舌质淡嫩,苔薄白,胖大齿痕舌,脉细。

既往史:自诉平常易生口腔溃疡,无其他疾病。

中医诊断:潮热(肾阳亏虚,虚阳外越)

治则:温肾助阳,重镇潜阳

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主之,方剂如下:

  白附片30g     肉桂10g     干姜 15g      砂仁15g(后下)

黄柏20g      龟板10g    炙甘草15g      龙骨30g

牡蛎30g                                               4剂,水煎服,每次100ml,一日三次。

2018年1010日患者二诊,心情高兴,自诉潮热汗出、背心发热明显减轻,偶有微微出汗,衣服基本保持干燥,口干明显好转,舌脉如前。在原方基础上加黄柏30g、龟板30g巩固疗效,4剂,水煎服,每次100ml,一日三次。

2018年1121日患者自觉口干潮热汗出基本消失,病情大为好转,外出游玩后复诊,患者自诉偶感潮热汗出,入睡困难,夜间易醒,大小便正常,舌脉如前。在上方基础上加五味子12g 宁心安神,经此方治疗,患者潮热盗汗未在发作,睡眠可。

按:《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衰少,天癸衰,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患者系老年女性,系七七之后,君相火衰,肾火衰于下,心火亢于上,心肾不交,阳不归阴,出现失眠。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出现下焦寒水逼迫虚阳上浮之证,虚阳上冲,逼迫津液外泄则潮热、汗出,肾阳不足,蒸腾气化无力,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肾火日衰,机体失于温煦故手足冷,舌质淡嫩,苔薄白,胖大齿痕舌,脉细,考虑其肾阳虚之征象。

潜阳封髓丹为由元代许国祯记载的封髓丹与清代郑钦安所创的潜阳丹共同组成。方中由附子、砂仁、龟板、黄柏、炙甘草组成,具有温肾助阳,降逆纳气、收纳温固,交通阴阳之效,后被医家吴佩衡称之为潜阳封髓丹。方中附子大辛大热,大补真阳,以补真火而壮君火,为君药,龟板得水之精气而生,具有通阳助阴之力;炙甘草则补益中气,有伏火互根之秘,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砂仁辛温,能纳五脏之气归肾。干姜温肾散寒,肉桂引火归元,交通心肾。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其后患者潮热、汗出、口干症状明显好转,睡眠欠佳,五味子宁心安神。

此患者三十多年的疾病,经服用几剂中药,患者的症状能明显减轻,我不怎么相信,想多随访下,观察患者是否会反复。通过患者游玩后复诊的病情叙述,我相信了,相信了,由衷佩服师傅辨证之准,理论功底深厚。吾辈更应勤加学习其辩证思路,胆大心细,敢于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