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术著作 >> 文章内容

陈学忠老师运用潜阳封髓丹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医案一则

日期:2018-05-05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1255

陈学忠老师运用潜阳封髓丹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治疗慢性荨麻疹医案一则

杨文忠   陈学忠

作者介绍:杨文忠,男,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犍为中医医院师承班学员,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614200,邮箱:313083374@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陈学忠运用潜阳封髓丹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潜阳封髓丹合薏苡附子败酱散   虚阳外越  陈学忠

患者:刘某某,男,45岁,2018414日初诊。

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口中粘腻,舌苔厚腻不适,到峨眉山市中医医院诊断为“肺胃郁热“给予”导赤散加味”(具体处方用药用量不详)未效,反而出现上腹冷痛,饱胀,口干,口臭,咽喉部异物感,继而再乐山峨眉一带多家医院诊治,具体诊断用药不详,无效。20173月开始出现全身皮肤风团,瘙痒,此起彼伏在峨眉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荨麻疹“给予抗过敏治疗后好转,之后便反复发作,一年的治疗时间到过很多医院,中医西医治疗很多,效果不明显,反而发作时间更长,频率更高,严重时伴有呼吸困难,手足不温,失眠多梦,心烦易怒,今日就医。

中医望闻切诊:语音清晰,语音有力,精神萎靡,颜面轻度浮肿,油腻,舌体胖大,浅齿印,舌质暗,苔黄厚腻,脉沉细。

辨病:隐疹(脾肾阳虚、虚阳外越)

治法:温补脾肾  重镇潜阳

方药:潜阳封髓丹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白附片(先煎)30g      肉桂15g      干姜15g     砂仁20g

制黄柏20g              炙甘草15g   醋龟板20g  薏苡仁30g

当归15g                  白芷15g       乌梢蛇15g 败酱草30g

5剂,水煎服,每次100ml,一日三次。

2018年424日二诊

患者自述精神明显好转,皮肤风团,瘙痒明显减轻,只有偶尔有少许丘疹,微痒,能忍耐,但头面部油腻加重,一天要洗面无数次,面部仍有轻度浮肿,舌体胖大,浅齿印,舌质淡,苔黄厚腻,脉弦细。在上方的基础上去当归,乌梢蛇,增加黄柏,薏苡仁的量,再加苍术,蝉蜕。

方药:白附片(先煎)30g      肉桂15g    干姜15g      砂仁20g

         制黄柏30g                炙甘草15g 醋龟板20g  薏苡仁60g

         白芷15g                   败酱草30g 苍术20g      蝉蜕10g

5剂,水煎服,每次100ml,一日三次。

2018年53日随访,患者自述精神饱满,全身特别轻松,风团再无复发,面部浮肿油腻也消失了,甚至连舌苔厚腻都恢复正常了,困扰几年的问题彻底解决。

分析: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皮肤粘膜的暂时通透性增加和水肿反应,中医称之为“隐疹”。为风团或局限性水肿,呈淡红色或苍白色,有痒、烧灼或刺痛感,可泛发全身或局部,此起彼伏,消退后不留痕迹。

患者因3年前因口中粘腻,舌苔厚腻不适,本应诊断为“痰湿阻滞中焦”,治法当应“温药和之”而医反下之,伤及脾阳,四处求医,反复使用清热下利之品,伤及肾阳,脾肾阳虚,水火不相救济,虚阳外越, 致皮肤瘙痒,手足不温,失眠多梦,心烦易怒,潜阳封髓丹温补脾肾,重镇潜阳,交通心肾,水火救济,因脾肾阳虚,水湿不化,再加薏苡附子败酱散温化水湿,当归养血,乌梢蛇祛风止痒,二诊时,患者面部油腻,去当归,乌梢蛇之滋腻,加蝉蜕祛风止痒,增加黄柏,薏苡仁的量,再加苍术以增强除湿之力,患者得以痊愈。陈老辩证精准,直中病机,药味少而精,思路清晰,实乃学习之楷模。